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ID:30557598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31

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_第1页
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_第2页
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_第3页
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_第4页
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思品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堂教学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在新课改形势下,探索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教师教学艺术的主旋律,“走出误区、走入心灵、走向未来”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目的。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及其教授行为、学生及其学习行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及教学环境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要素自身的活动、发展及其之间错综复杂变化的关系构成课堂的教学活动。其间,

2、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学生的智力系统来看,思维力是它的核心,参与并支配着其他一切智力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会集中表现为思维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而发散思维正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和核心,更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一、灵活运用发散思维的多种方式――筑“起点”6  所谓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它能打

3、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新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提高学生思维扩张的能力。发散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原理发散思维。原理发散思维,就是将思想品德课中的基本原理和重要观点的表述转化为其他观点,或推导出正确的新原理的一种发散形式。这种发散形式能引起并激化学生内部已知和未知的矛盾,使之认识到原理、观点之间的“交接点”,认识到原理和观点串联起来的“线索”,抓住了这些交接点,就能在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中提示出新颖、出人意料的新东西。例如,在

4、学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导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科学发展观”等新原理、新观点。  2.逻辑发散思维。逻辑型发散思维是根据条件推导出结论的一种发散形式。例如,在判断“文化是否先进”材料的标准是什么,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条件发散:第一,是否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第二,是否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这两个条件具备时,就是先进文化,反之为落后的文化。  3.结论发散思维。结论发散是指根据提供的材料条件下的一切可能出现的结论的发散形式。例如,在学习初三“富有活

5、力的经济制度”一课时,教师可以多媒体显示相关时事报道:“中国前500强企业中,69.8%为国有企业,其利润占500强88%,资产占94%,税收占92.7%”,针对这样的一组统计数字,引导学生进行结论发散:1.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2.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国有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6  以上三种发散思维方式相辅相成,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注重引导学生把握新思路、新观点、新信息、新方法,活学活用,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转换和应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多种因素――重“

6、过程”  善于把握发散思维的多种方式,只是思品课有效性教学的开始,思品教师还应尽可能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个思维想象的空间,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心理、道德、法学、国情”知识的意义建构,才能促进思品课有效性教学的全面铺开。和谐的课堂氛围和环境的形成,离不开以下三大要素:  1.“感情”因素――促学生“乐学”。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内化因子必须通过先导因子的刺激才能被激活,即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需在外部因素(如教师的引导)的诱导下才能有效地发生。和谐融洽的氛围,可以在师生之间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单纯的

7、学科知识的吸取转变为情感交流的需求,学习欲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如教授初一心理常识“师生关系”一课时,教师不妨以古语“传道、授业、解惑”立意,然后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结合汶川地震中教师们舍命救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我们中华民族“师爱生如子”的传统美德的精髓,促使学生以“尊师、好学”为价值追求,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我爱老师,我更爱真理”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契机”因素――促学生“会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非常强调“情境”6的作用,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实现认知结构的改造与重组,主动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根据

8、教学内容,抓住契机,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氛围和情境,既可以用语言描述、实物演示、图画音乐、角色表演等艺术直观形式来表现,也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