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从研究之变到教学之变的趋势、困惑与思考

革命:从研究之变到教学之变的趋势、困惑与思考

ID:30547434

大小:11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31

革命:从研究之变到教学之变的趋势、困惑与思考_第1页
革命:从研究之变到教学之变的趋势、困惑与思考_第2页
革命:从研究之变到教学之变的趋势、困惑与思考_第3页
革命:从研究之变到教学之变的趋势、困惑与思考_第4页
革命:从研究之变到教学之变的趋势、困惑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革命:从研究之变到教学之变的趋势、困惑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革命:从研究之变到教学之变的趋势、困惑与思考  [关键词]革命,研究,史学范式,教学,变化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5-0024-06  辛亥革命历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持久热点。自从80年代以后,高考中对辛亥革命的考查总是通过一个比较新颖、独特的角度切入。然而,2012年浙江省文综卷第39题第(3)小题的考查方式却异常直白: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略)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

2、和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很多老师觉得本题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考查是“老掉了牙”,确实如此,我们甚至可以在50年前的高考历史试题中找到几乎相同的“13身影”,试看1961年高考历史试题:  略述武昌起义的主要经过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从测量学的意义上看,无论是所考查的学科知识和能力

3、,还是问题的难度和区分度,2012年浙江卷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考查都与50年前的高考题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如果从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的关系的角度看,此题又算得上是“新意盎然”,一方面,此题运用整体史和全球史的观点,将辛亥革命放在世界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考查,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将“革命中没有流很多血,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作为辛亥革命的意义之一。这不仅是高考命题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的体现,更折射出历史教育对“革命”和“革命史观”的重新审视,所揭示的历史问题和教学问题都是意味深长的。  一、关于革命的史学研究之变  辛亥革命自发生以来,就一直是近现代史研究的“显学”。中华人民共和国

4、成立后,史学界长期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为中心的“三次革命高潮”作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这“三次革命高潮”之所以获较高评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三者都是以“暴力斗争”形式出现的,这种以暴力革命为主线叙述历史的范式,被称为“革命史范式”。  “革命”是什么?列宁有个经典的定义:“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其中“暴力”是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强调暴力革命的重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13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

5、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称:“暴力是每个孕育着一个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毛泽东则风趣地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弄草,不是写字作画,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那样雍容闲适,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  根据这一革命理论,在革命史范式的历史叙述中,对“革命”的评价总要高于“改革”。例如,在很长的时期内,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就被排除在近代史叙述的主流之外。而“暴力”的程度又常

6、常是衡量某一革命运动“革命性”的一项重要指标,譬如,英、法、美三大资产阶级革命,“绝大多数论者都是以英国革命的保守性和法国革命的彻底性作为总结论”,其中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暴力革命持久深入(当然还有其他依据),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典型史实是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把革命推向高潮。与此相比,英国光荣革命则作为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典型,颇受微词。人们在叙述辛亥革命时,也常常将辛亥革命时期多次武装起义作为主要内容,即使是武昌起义后的形势,多数史著也是着力描述武装斗争全国响应的情况,而“没有流太多的血”则通常是作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失败的原因来叙述的。陈旭麓是较早对革命与改良进行反思的史学家

7、,但他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中仍然这样分析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资产阶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他们缺乏决心和勇气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去夺取政权。”⑥13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在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也指出:“从革命动力上看,资产阶级革命派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强调秩序革命、文明革命。不愿做深人细致的发动群众的工作。对于农民、会党只是利用、限制,这使得它在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作斗争时显得软弱。”⑦这里的“秩序革命”“文明革命”的实际后果就是辛亥革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