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46627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31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景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景选择 物理来源于生活,绝大多数的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理解都建立在具体的物理情景中,没有相应的情景或设计的情景不合理都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的艰涩、痛苦。就好像将6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6克盐不知不觉已全部吸收了,但如果将6克盐单独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所以课堂教学中的情景设置显得非常必要,然而并非“信手拈来”的物理情景都是合适的。恰当的情境能使物理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由“厌学”到“愿学”
2、,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而不恰当的情境往往让课堂教学虚有繁华的外表。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应该注意: 1.情景的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程目标中再次明确提出“让学生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在没有兴趣或热情不高的状态下的学习,只能是低效的,痛苦的接受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情景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是否有利。6 例如《压强》新课导入时,教师甲出示图片(小明脚穿雪橇站在雪地中,小华则直接站在雪地中)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小华双脚在雪地中陷得比较深,从而引入课题。由于
3、大多数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所以对这样的问题没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乙的导入方法是:请学生将缝衣针用力穿过一块较硬的纸板,学生感到很困难,手也感到疼。此时教师拿出若干只顶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顶针的帮助下,将缝衣针穿过硬纸板,有了顶针的帮助,学生感到容易多了,手也不感到疼了,同时产生了为什么前后两次手的感觉会明显不同的问题。利用此情景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顶针,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学生一般不会将它与物理知识相联系,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告诉学生,物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再比如演示分子间引力存在的实验,可以将两块橡皮泥压在一起,然后发现只要用手拎着上面
4、一块,则下面一块不会掉下来。该实验尽管可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存在,但由于现象司空见惯,学生几乎没有兴趣。然而,只要将橡皮泥换成两个铅块进行同样的实验,其效果则完全不同,由于铅是一种金属,在学生的潜意识中总认为它们是很难结合在一起的,当看到两个铅块彼此吸引时,那种强烈的心理震撼必然会使学习者兴趣盎然。所以,情景选择时注意情景的新奇性、震撼性是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2.情景的可接受性 情境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要考虑到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让学生能弄得懂,想得到,兴趣盎然,受到启迪。否则再热闹的情景也只能使学生感到困惑,无法
5、产生新的认知冲突,激发兴趣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例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两种初中物理教材针对《比热容》一节的情景设计就有所不同。6 苏科版教材采用海滨沙滩和海水在同一时刻温度不同的情景导入课题。此情景的设计看似非常合理,即正午时刻沙子的温度比海水高,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进一步探究沙子和海水的物理属性(比热容)不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这样的情景使学生感觉到非常困惑,即沙子、海水在同一时刻的温度由哪些因素决定。为了让学生能够提出合理的猜想,教师需要告知学生此处沙子和海水的质量相等(近似处理),由于阳光的照射沙子和海水在相
6、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学生不明所以)。即使这样,学生也很难想到是因为沙子和海水的物理属性不同造成的结果。所以这样的情景设置并不能有效地使学生产生与新知的认知冲突,同时兴趣也消失殆尽。这样的情景设计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设,看起来热闹,却多少有点像“课堂作秀”,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相去颇远。仅仅强调教学的情景化,而没有考虑情景的可接受性,导致教学情景单纯以“生活化”“活动化”冲淡了“学科性”。这与课程改革的初衷是背离的。 人教版教材则以家中用水壶烧开水为例导入新课,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一壶水和半壶水从室温开始加热直至沸腾,它们吸收的热
7、量相同吗?学生在思考该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有关。此时新的问题生成:吸收热量的多与少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从而联想到在加热方式相同的情况下,可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与少。在此基6础上再提出第二个问题:一壶水加热至温水与加热至开水,哪种情况下吸收的热量多?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自然意识到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升高的温度有关。最后抛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这样的情景设计逐层深入,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深入,为“比热容”的探究活动提供了非常合
8、适的情景,学生易于接受,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兴趣自然浓厚。 如何把握好情境选择的可接受性,关键是要处理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