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4660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创设教学情境,打造有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设教学情境,打造有效课堂 摘要:本文就物理教师应如何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优化课题教学,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打造有效课堂作探讨。 关键词:物理教学教学情境有效课题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自然的最基本工具。《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适应新课改理念,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灌输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情境与知识,犹如汤与盐。盐需要溶
2、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课堂教学是否能吸引学生,关键要看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文化世界相吻合,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否能诱发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教师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以下是我在多年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供一线物理教师参考。 一5 利用多媒体图像、声音、动画、影视信息创设教学情境,把生活中的现象在情景中再现,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感染力,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抽象、不
3、可见、难理解的概念、原理,利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计问题,可以使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的理想化的现象在课件程序设计中达到完全理想化的状态,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1:在引入速度概念时,可利用多媒体视频:2004雅典奥运会刘翔110米栏夺冠、蜗牛的慢性、火箭极速升空等,不仅能使学生对物体运动快慢有感性认识,更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所以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弥补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文字描述的局限性,还可以很好地突破物理实验器材的局限,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2.在讲解电压概念时用到类比法,利用多媒体播放水流的形成需要水泵,水泵相当于电源提
4、高压力,水车相当于用电器,既直观又形象,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还有微观粒子的运动,难于进行实验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二 创设情境要努力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贴近学生生活,诱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参与性和独创性。 例1:在“速度”的教学中,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请两个同学上台演示“赛跑”5:让两个同学同时从教室一头走向另一头,比较谁走得快;如果两个同学从不同的起点出发,又不同时到达终点,怎样比较谁运动得快呢?同时用纸锥进行情景再现。从而引发学生
5、讨论。这样创设情境,同学们可以发现原来体育活动与课堂教学可以融为一体,同时生活中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又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事物探究的热情。 例2:在教学“改变压强的方法”时,教师可以先让一位学生把一根缝衣服用的针穿过一块较硬的布,学生感觉很困难,手也觉得很疼。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顶针,让学生在顶针的辅助下再把针穿过硬布,这一次学生觉得轻松很多,手也不觉得疼了。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两次感受会不同呢?顶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例3:在声现象的音色的教学中,教师从解说为什么“闻其声,知其人”入手,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在光的
6、直线传播教学中,教师直接采用做课间操时检查排直队,使整堂课的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增强。在升华的教学中,问:“衣柜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甚至没有了?”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课堂引出新课,形象生动而且生活化,富有亲切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 情境创设应源于学生的生活和文化,在“司空见惯”和“理所当然”中创设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方式),而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通过努力可以克服困难)的学习情境。 例1: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学习中,可设置这样的情景:甲同学在5s内运动了20米,乙同学在
7、3s内运动了15米,比较哪个同学运动较快。学生理所当然地会用路程除以时间即相同时间比路程比较,实际上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一种等效的方法――5相同路程比时间也能判断。这样能使学生体验到方法的多样性,同时能使用这独特方法的学生有极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2:在学习“大气压强”一节内容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把一个大试管中装上水,将另一只口径略小的试管压入大试管中,问学生:“把它们倒过来小试管会怎样?”学生说:“会掉下来。”而实验的结果却正好相反:小试管居然向上运动。这一与“理所当然”恰恰相反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被迅速激活,希望揭开其中的奥秘。 例3:
8、在教学“压强”时,教师可以用两块和物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