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校本研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ID:30543771

大小:10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31

校本研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校本研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校本研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校本研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校本研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本研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校本研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不断显现,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教研、教育科研功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为此,我县多年来十分重视研训实效,在尝试培训、教研、教育科研三者融合的“研训一体”模式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制订了《闽侯县关于中小学校本研训实施管理意见》,明确了校本研训的形式、模块、学时、管理、申报审批制度。制订了《闽侯县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升工程考核标准》,要求各校制订并落实“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实施方案”,逐步下移研训重心,实现校本研训新的飞跃。  我县建立了“校内合作,校外互动

2、和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几年来,通过边实践,边改革,边总结,探索出10种行之有效的校本研训模式,即:资料学习式、论文交流式、情境示范式、学习反思式、专业引领式、专题研究式、临床诊断式、开放集备式、微格教研式和技能展示式。  一、以资料课例为载体,训练教师驾驭课堂技巧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做好“三个读”,即:读书、读图和读人,资料学习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和“读图”方式。我们要求各个教师在充分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利用县教育资源网,进修校网站、学科工作室网站所提供的资源以及现有配套的光盘等资料,适当超前教学进度,阅读相关的课例、教案、教学设计以及

3、教学录像,看完这些资料后,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模仿,模仿课例中优秀教师的“精妙之处”8;模仿别人对教学各环节的把握;模仿别人处理教材、驾驭课堂方法。二是悟课,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环节与轮廓、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再熟悉一遍;把自己教学思路与优秀案例对比后按照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点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并将自己教学思路与预案再重现一遍,进行悟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三是交流,也就是要学会“读人”,要积极与学科同伴就教学内容、教材处理、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应用进行探讨,取得同伴互助,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二、以论文交流

4、为平台,培养教师论文写作能力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写作与交流的目的,就是要求教师把自己的经验与感悟写出来。为了提高教师论文写作能力,我县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论文写作培训,要求教师每年至少撰写一篇论文。首先,我们通过专题培训让教师明白: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论文写作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1.经验总结与交流类,2.现状调查与分析类,3.理论学习与探究类,4.实证研究类。其次,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以及研究的方向选材撰写自己所喜欢领域的课题论文;第三,学区、中学教研片和县级教研部门组成论文答辩专家组,适时开展论文交流或论文答辩活动。论文答辩可分三个

5、步骤进行,步骤一,让作者用3―5分钟时间简述论文的要点;步骤二,专家组组长根据论文内容提出2个问题由论文作者回答;步骤三,专家组现场对论文进行点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提高教师论文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以情境示范为素材,剖析教师教学技能差异8  情境示范有助于剖析教师教学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归纳出三种模式,一是“同题同构”,具体操作流程:由两位教师合作备同一话题的课,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同一天在同一年段学生水平相符的班级上课,最后,大家共同剖析这两节课的得失,以及今后改进的方法。二是“同题异构”,具体操作流程:同一话

6、题由两个教师分别备课,并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同一年段水平相当的两个班级开课,大家可以从这两种课的结构、重点难点的突破、板书及教学媒体运用、课堂气氛、教学细节以及闪光点进行对比剖析,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三是“同题多轮”,具体操作流程:由一位教师先在A班上第一节课,课后由专家组或同事根据这一节课的情况进行点评,帮助他修改教学环节,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后,再由这位教师在水平相当的B班上同样内容的课,以达到集备提高和培养教师的目的。以上三种方式各有所长,各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四、以教学反思为途径,养成教师及时反思习惯  教学反思是“校本研训”

7、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教师要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收集、整理自己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与感悟以及所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有价值的现象和表述进行分析整理,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具体做法:首先,要对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进行专题培训,让教师明白教学反思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了吗?(2)结构科学,训练落实了吗?(3)帮助有效,评价到位了吗?(4)学生有多少思维空间?(5)本节课有哪些创新之处?第二,学校、学区以及县级教研部门要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平台。要经常举行教师教学反思展示与交流,通过展示与交流增强教

8、师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培养教师及时反思的习惯。8  五、以名师引领为助力,提升教师校本研训品味  利用名师专业引领,增强校本研训品味。我们鼓励并协助基层学校通过各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