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

“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

ID:26632230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8

“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  _第1页
“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  _第2页
“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  _第3页
“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  _第4页
“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  _第5页
资源描述:

《“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的实践与探索所谓“案例积淀式”校本研训,是指在校本研训活动中以案例为载体,通过成长剖析、问题讨论、阅读思考、课堂诊断、专题研究等活动,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反思,以案例的形式记录各自学习、思考、成长的全过程。成长剖析所谓成长剖析,就是教师通过剖析优秀教师的成长个案,探索总结教师成长的规律,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和途径,形成“教师成长案例”。1.剖析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名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大讨论,组织教师学习了《清华大学附小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专业成长之路》,聆听“从平凡到灿烂—探索优

2、秀教师的成长之路”报告,阅读《红烛颂—优秀教师事迹录》。在学习的基础上,要求教师认真总结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撰写“优秀教师成长案例分析”,然后对照自我,写出学习体会。学习不仅帮助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激发了教师的内在动力,更重要的是帮助教师找到了自己努力的目标和途径。2.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在总结优秀教师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学校要求教师剖析自我,认清自身发展的优势、不足,以及影响和制约个人发展的因素,引导教师找到自身发展的立足点,明确发展的方向,然后从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组织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出具体可行的奋斗目标,以

3、及具体的行动方案。3.形成“教师成长案例”。每个教师的发展规划以及他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的点滴进步,都会被纳入教师成长档案袋。对于进步特别明显的教师,学校将结合他们的成长历程,形成“教师成长案例”,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问题讨论所谓问题讨论,就是要求教师大胆提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然后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形成“教育教学问题案例”。1.鼓励教师详细记录教育教学问题。我校在网站上开辟了“问题讨论”栏目,鼓励教师用教育叙事的方式,详细描述教育教学中经历的具体事件和自己的感想、困惑,然后上传到“问题讨论”栏目,作为案例供大家讨论。叙事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教

4、学反思的过程。2.引导教师了解同伴的教育教学困惑,开展“互助支着儿”活动。在同伴讨论的基础上,最初提出问题的教师吸纳大家的观点、建议,进行再次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反思,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教学案例。3.组织教师专题讨论,形成问题案例。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教研组选择当前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专题讨论,形成典型的“教育教学问题案例”,然后汇编成册。阅读思考学习是反思的基础,更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途径。为此,我校积极开展阅读反思活动,鼓励教师撰写读书体会,形成“阅读反思案例”。1.扎实开展“读书节”活动。每年“读书节”期间,学校都要为

5、教师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这些书目中不仅有教育名著,也有教学实践著作,还有学生爱看的各种书籍。2.开设“阅读推荐”栏目。我校在网站上开设了“阅读推荐”栏目,要求每位教师在每月10日前上传一篇优秀文章,全体教师要认真阅读这些文章。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选择其中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为了提高推荐文章的质量,学期结束后,学校开展“最受欢迎的推荐文章”评比。课堂诊断所谓课堂诊断,就是对课堂教学进行“医生会诊式”的深入反思与剖析,“听”教师上课,“诊”课堂优点、缺点,再根据“会诊”结果,给出“药方”,教师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形成“课堂教学案例”。1.反复磨课

6、。学校鼓励教师按照“独立设计—讨论交流—二次设计—教学实践—评课反思—三轮设计—再次实践—再次反思……”进行反复磨课。磨课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一人同课异构”,即一位教师围绕主题,针对同一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教学设计连续上几次研讨课;有“多人同课异构”,即备课组的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选用相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先后上一轮研究课;有“多人同课续构”,即备课组的几位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分别在不同的课时上课;还有“多人同课同构”,即不同的教师围绕同一主题,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用相同的教学设计,先后上一轮研讨课,分析同样的设计产生不同的课堂

7、教学效果的原因。不管是哪种形式,最后都要求以案例的形式详细记录磨课过程,反思磨课的收获。2.微格分析。即用摄像机、录音笔记录课堂教学实况,然后教师分成小组,从手势体态、教学语言、目光表情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对于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细小问题自己领悟、共性问题组内讨论、疑难杂症专家会诊”。同时,组织教师学习《听课“三字诀”》、《如何评价课堂教学》等文章,以提高教师的课堂观察和分析能力。3.撰写案例。学校要求教师在磨课和微格分析的基础上对课堂进行追踪研究,形成“课堂教学案例”,使教师在实践中学会反思,逐步形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课例重建的能力。专题研究在问

8、题讨论和课堂诊断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某个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从而实现从“问题”到“课题”的转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