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42470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浅谈如何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智慧、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相对于小学语文,进入初中阶段后由于所学科目不断增加,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被一些学生、家长所忽视,导致语文成绩呈整体、逐年下滑的趋势。而那些在小学阶段语文基础不好甚至很差的学生,语文成绩就更因课程多而导致更快的下滑,渐呈积重难返之势。尤其,农村初中生中“学困生”占相当大比例。语文学困生的转化,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更成为让广大初中语文教
2、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此,我结合多年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语文学困生转化,“抛砖”以期达到“引玉”之效。 一、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最深度开掘学生学习情趣 要做好一名新世纪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摆脱“以分为本”的僵死教育桎梏。以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创全新的课堂,新课堂应体现“六美”,即思想美、情感美、生活美、人文美、语言美、表演美。教师的一笑一颦,一言一行都应关注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际,并围绕“语言”让他们尽情快乐的表演展示。如此才能上出一堂堂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语文课,这也有助于学困生改变学习
3、语文的态度和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水平。 二、用爱心温暖学困生的心灵5 学困生有着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比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心倾注,他们像弯曲枯黄的幼苗需要雨水滋润,需要阳光温暖一样需要我们老师的尊重和关爱。“爱”是教师转化学困生的感情基础,打开学困生心灵的钥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教师施以关爱,真心对待,照亮其心灵,吹散其忧愁,排除其疑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赢弱的幼苗也必能茁壮成长起来。 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人,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也在所难免,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
4、学困生出现的学习上的差异,行为上的差异甚或严重的行为过失,教师要学会设身处地正确认识、理解和诱导,要站在“人”的角度尊重他们的人格,对可取之处应予及时肯定,切不可以“恨铁不成钢”,用过激的言行刺伤他们的心灵,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破罐破摔”。爱默生曾中肯地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可见,对学生的热爱,关心,尊重,实际上为他们营造了一个情感氛围,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矫正,其良好的思维、行为习惯也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三、用耐心、细心树立学困生的自信 学困生往往自我评价较低,自卑
5、感严重,总以为自己低人一等,他们常常遭受到好学生的歧视、家长的打骂,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5的想法,以致越学越差。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树立他们自强的信心。作为教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对学困生用心要精、要细,不可打击、挫伤,对学困生不揭短处,要看长处;要满腔热情,不冷若冰霜;要笑容满面,不训斥责骂;要像慈母一样,把全身心用在他们身上,用爱点燃他们上进的“火花”,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间接喜欢你任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四、创设平等、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师生关系
6、看重“师道尊严”,上课下课板着面孔,背着手,不流露一点轻松,不奉献一点微笑。学生敬畏有余,亲和不足;班级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给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增加了心理负荷。不用说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就连起码的师生关系和班级凝聚力也很难维持。 平等、民主、开放,不仅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效应建立的基本保证,也是评判是否是高效课堂的标准之一。中学生也需要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张扬个性的舞台,情绪宣泄的场所。民主、开放、宽松的氛围对于心理脆弱、自卑、压抑、逆反心理重的学困生尤为重要。 虽说
7、“严师出高徒”,但若对“屡教不改”的学困生只严不宽,一有蛛丝马迹便予惩处,很容易激发其对抗情绪。课堂上遇到问题,我们不妨交给学生讨论,充分发表意见,言之成理即予肯定,不唯师,这样才能激发学困生学习、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中,我常深入学生中,与他们打成一片,课余时一起谈天说地,并时时诱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好的教学方法不仅体5现了教师的传道授业技能之高超,更是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源泉,也是检验学生课堂获取知识
8、多少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我认为,教育的最优化,就在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的心理认同所产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智和感情结合的爱,是对学生真正的理解和热切的希望,以及最佳教育方法的总和,又是教育的思想和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应该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一定要摸清他们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具体困难,包括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需要、动机、兴趣等情况,把他们的学习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