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8695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04
《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 摘要:在一个班级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或多或少地“思想素质”、“学习成绩”与一般同学相比有着一定差距的学生。他们需要的不是师生的忽略、冷落、歧视、抛弃,而是需要大家的关心、亲近、呵护、帮助。努力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64-01 学困生是那些指对学习没兴趣,基础比较差,失去学习信心,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上有明显缺陷的学生。也就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由于
2、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 学困生不是天生而成的,而是受后天的影响逐渐形成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学困生也一样。那么,转化学困生,我们作为老师,到底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 一、避免讽刺挖苦、体罚学困生4 学困生虽然在表面上表现出若无其事,唯我独尊的姿态,但他们心里都存在一种自卑感,他们非常需要老师的理解、帮助和关爱,如果老师说几句关心、鼓励的话,那么学生就会对你产生亲近感。如果老师动不动就以讽刺挖苦、体罚的方法对待他们,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他们更加厌倦学习、讨厌学校、不尊重老师,这样只能使学困生
3、自卑心更重,学习积极性更退一步。比如:初登讲台不久,一次上课时,一个学困生上课调皮捣蛋,我就在课堂上严厉地批评了他,结果放学后他居然把我的车胎给气放了。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教育方法上的失误。于是,我没有再批评他,而是多次找他耐心细致地进行沟通,这样,他的成绩很快就上升了,也不在调皮捣蛋。 二、与学生多沟通、多交谈 几年前,我偶然在我班一个女生的日记中看到:“在班级,我学习差,许多次想开口问同学的问题,话到嘴边又吞下了,怕同学会笑我‘头脑不灵活,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如果我是老师,也会喜欢那些读书好的同
4、学。我想提高学习成绩,不拖班级后腿,可是没人愿意帮助我,这样下去将来我就是社会上多余的人……”看到这些话语我特别震惊,一个小小的孩子竟然有如此之深的自卑感,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想我应该努力帮助她走出困境。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责无旁贷,她的心理健康决定着她人生观的形成、性格的发展,也影响着她的学习成绩……4第二天,我找机会接近这位学生,先是跟她聊起了家常来。原来她的父母外出打工,把她交托给祖父母照看。祖父母年纪大,文化程度低,根本无法指导学业。她的数学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成绩一直上不去,久而久之就更没有信
5、心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认为她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并不是智力方面的原因,而是由于缺乏自信心,存在自卑的心理,在学习上与同学缺少交流。我认为要从激起她的自信心方面来帮助她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同时还要加强对她的辅导来指导她运用更好的学习方法。我首先在学习上,生活上去关心、爱护、帮助她,主动接近并了解她,经常跟她说心里话,小心翼翼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给她以信任和温暖,架起了师生感情交流的桥梁。同时鼓励她与同学多交往,在与同学相处中发现自己以及他人的长处和弱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减少不必要的自卑。并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并给
6、家长一定的建议,使她重树学习的信心。此外,我还让她家附近的两个学生和她结对子,一块儿学习,这样不但帮助她解决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同时也促进她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沟通,她改变了许多,性格渐渐活泼起来了,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上课能积极的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主动的找同学一起解决难题,完成作业速度加快,成绩慢慢进步了,同时还能与同学一起参加课内课外活动等等。 三、要善于抓住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 作为老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更要进一步诱发其闪光点。学困生由于蒙受过多次失败的打击
7、,思想包袱重,因此老师上课时特别要注意引导他们,让其回答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加以赞扬。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不仅可以使学困生心理上得到满足,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上的上进心。把握学困生的特长和优点进行教育,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我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孩子很调皮,有时老师拿他也没办法,令人十分生气。但是,生气之余,我发现:其实,他身上有许多优点。记得有一次放学了,其余的同学都收拾好书包急于奔出教室,但我眼前一亮,发现一个学生身手敏捷,把一扇扇窗户都迅速地关上了,并且很细心地又检
8、查了一遍。我仔细一看,啊,原来是那个上课调皮捣蛋的学生!当时,我就感觉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独特的闪光点。作为老师,难道不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吗?从此以后,我对那个学生产生了好感,上课时也一直表扬他。就这样,他的成绩也渐渐地提高了。我把这个方法也用在了别的学生身上。当我每次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时,我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很棒的,关键是你怎样对待他。每个人都爱听好话,小孩子同样也不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