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模式浅议

班级管理模式浅议

ID:30541350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班级管理模式浅议_第1页
班级管理模式浅议_第2页
班级管理模式浅议_第3页
班级管理模式浅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模式浅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班级管理模式浅议  摘要:班级管理模式是班级管理诸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其运作流程。它是根据班级管理设计方案而建立起来可供操作的完整的模型。笔者运用“以发展学生素质为中心轴,以各种活动为辐射轴,呈立体无限延伸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管理班级。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人力、物力、智力资源,充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才能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从而开创班级管理新局面。  关键词:班级;管理;模式;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84-01  班级管理模式是班级管理诸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其

2、运作流程。他是根据班级管理设计方案而建立起来可供操作的完整的模型。素质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对应试教育下班级管理的弊端的否定,应试教育的班级管理弊端主要在于:偏重智育,忽视德、体、美、劳动、心理、技能的教育;偏重少数尖子,忽视后进生;偏重统一要求,忽视个性差异;偏重校内教育,忽视社会实践。总之,应试教育下的班级管理完全是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无视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应试教育服务。危害教育,误人子弟。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运用“以发展学生素质为中心轴,以各种活动为辐射轴,呈立体无限延伸发展的班级管理模式”4管理班级。这种模式从其

3、本质意义上可称为素质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从其操作步骤上可称为四步循环模式。  素质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产生的必要性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要求。而教育学理论中“班级活动是管理好班级的中介”和“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完成”的理论为其提供了可能性。素质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具体操作程序是:  一、了解班情是基础  了解班级情况,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前提。班主任只有对班级情况摸清吃透,才能对管理班级时遇到的问题准确地把握。  所要了解的班级情况有:1.每个学生的心理、生理状况、家庭环境状况。2.班级原有发展水平状况,所存在的问题。3.班级所处环境状况。4.各

4、科教师配备状况。了解班级情况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资料查阅法;谈话法;问卷法;实验法等。  二、制定目标  在了解情况以后,要制定出班级管理目标。它是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开展班级活动的指针。班级管理常用的目标有:1、根本目标。班级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在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发展学生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四有”4新人。2、远期目标。班级管理的远期目标是指在每个学制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高质量的完成学制段的教育教学任务。3、中期目标。班级管理的中期目标是指完成年级段中教育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获得应有的发展

5、。4、近期目标。班级管理的近期目标是指为了解决班级或某些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而做的短期安排。此外,还有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制定目标一定要在了解班级情况后,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制定和决定。  三、开展活动  只有开展活动,才能完成所制定的目标,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活动的类型按区域可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按内容可分为学习、劳动、游戏三大类;按任务来分可分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活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活动,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活动。  班级活动应具有针对性、连贯性、整体性、新颖性、开放性的特点,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针对学生自理能力差,

6、交通意识淡薄的问题,利用冬至节包饺子的风俗,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主题为“冬至节包饺子,送给交警御寒冬”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通意识。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教育效果。  四、总结提高  总结提高是对完成阶段目标的总结和检查,只有不断地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检查,才能不断地对班级活动做及时地修正、调节。是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素质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就是由了解班情、制定目标、开展活动、回顾总结这四步循环进行的。每个循环结束,班级管理水平就提高一个新高度,学生素质就有新的发展和提高。然后,再在前一循环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笔者所在

7、学校的教师运用素质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班级管理,效果良好。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授予“文明班级”的称号。其中有一学生张丹丹原是一名手无缚鸡之力,胆小娇气的学生,通过开展“爬平顶山”、“远足湛河”、“跳绳比赛”4等活动,逐渐变成一位坚强勇敢、活泼开朗的优秀学生。万鑫同学,原是一位自私、懒惰、嫉妒心强的学生。通过开展“冬至节包饺子,送给交警御寒冬”的活动和“笔者是大海一滴水”的主题班会,变为勤奋、开朗、乐于助人的学生。  运用素质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班级管理中的活动应具有鲜明的教育倾向,但不能片面的理解为狭隘的思想教育

8、。其教育意义至少包含三个方面,既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又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起到一石三鸟的教育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