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3535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初三班级管理常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三班级管理常规探索 我是一个初三毕业班班主任,来自家长、学校的压力经常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不过更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于自己对班级中40个孩子的责任。初三班主任的工作很烦琐,七门学科的学习齐头并进,体育中考、英语人机对话更不容忽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家校的配合管理,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想到、做到、做好。下面就来谈一谈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一、德育工作方面 做到明确奋斗目标,既要有远期目标,又要有近期目标。特别是近期目标要切合实际,学生易于接近,易于实现。每周一的晨会讲话后的几分钟,结合晨会内容和上周五布置的本周工作重点,请各个合作小组统一思想,制定简单的小组目标
2、,比如保证小组内每个成员能按时交作业,保持个人卫生清洁不扣分,力争一周下来,小组内成员课堂表现共计得到60个A等,不超过10个C等,等等,这样的目标可以张贴上墙,也可以开展小组竞争,调动小组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习方面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所以学习管理也是所有管理中的首要任务。这方面的管理虽然与各个任课老师息息相关,但班主任应该主动承担主要工作,协助其他任课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包括作业的收缴,上课听讲,课下主动向老师问问题,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监督。不管什么样的方法,适合本班学生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对下面这几个方面我尤其重视。4 1.抓好学科间的平衡
3、。首先,及时有效地与科任老师沟通,全面准确地把握全班的情况,对症下药。我们的各个科任老师都极其负责,班级里的某一个,或几个甚至一大批的同学的掉队会让他们焦急不已,他们的这般努力也让我丝毫不敢懈怠。为了更准确掌握同学们各科的学习状态,我要求当天的值日班长记录总体情况,各科课代表在每堂课下都向老师询问当堂课表现好和差的学生名单,人数不计。表现好的绝不吝啬表扬,或者全班表扬或者用短信的方式告知全体家长。同时也更加关注每科课堂表现有落后的同学的学习状况,及时与家长及其他科任老师做好沟通,集思广益,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对症下药。 2.欢迎并积极配合科任教师参与管理,统
4、一行动,多管齐下。班级合作小组人员的变动、座位的变动及课代表、组长的变动,都征求意见并尽可能采纳各个科任老师的建议。从班集体共同存在的问题到学生个人的问题,与各科任教师一起,形成一股合力,齐抓共管,使学生无空隙可钻,从而改正错误。 3.做好协调,搞好整体优化。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对于均衡各学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要协调好班级各学科教师的关系,追求共赢,为了班级各学科学习成绩均衡发展,班主任不能只为自己的一科着想,有时甚至要主动让出时间给某一学科,不抢时间,使各科均衡发展。 三、管理方面 1.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位学生装都
5、有有机会上岗“施政”4,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建立值日班长负责制度。周一至周五,五个合作小组的组长轮流担任值日班长。班中的事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比如主题班会,班主任只加以启发引导,从方案设计、组织准备到主持活动、总结评价都由学生自己做。早晨的收缴作业、早读和卫生打扫,也都是由值日班长负责,督促各科科代表将需要上交的作业写在黑板上,督促每位同学及时上交,及时早读,并且监督好班级卫生打扫。 2.班干部的选举制度适时调整。从刚开始的班主任和各个科任老师的直接选择到学生无记名投票,尝试让自身行为习惯较差的同学任职,自我约束,同学们监督,前提是与
6、之事先做好沟通,以免贸然任职,又很快免职,影响班干部任命的严肃性。另外,可以采用班干部的竞争上岗的方法,学生上台演讲,宣扬自己的优点,坦言自己的不足,保证上岗后能做到的,由全班同学和科任老师投票裁决。 3.建立竞争机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除了5个合作小组的小组竞争外,结合学生的几次考试,将班级39名同学分成综合实力相当的13个竞争小组,从常规到学习,彼此观察,取长补短。上学期也曾尝试3人一排的座位,方便各竞争小组成员仔细观察,目前班级座位整体以合作小组的为单位,细节上尽量考虑竞争小组,促进班级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 四、多种渠道争取家长支持,促进家校沟通。
7、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任务。教师和父母都是孩子的教育者,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且良好的学校教育则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这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4 家校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电话沟通、短信沟通、家访等,下面就一个家访的具体案例来谈谈。上学期初,班级里徐江同学学习表现极不正常。总是自命不凡,课堂不听讲,自己研究题目的解法或者无所事事,仰仗放学回家后家教老师的帮忙,每次考后都以失望告终却又不做分析和改变,只是口头上信誓旦旦,电话联系家长或者家长来校沟通,父母双方表现出极为不
8、同的教育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