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30392
大小:3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31
《初恋是朵脆弱的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恋是朵脆弱的花 “不再爱你了,只是因为你,改变了发型。” 这是在初中时代读过的一首小诗,印象深刻,记到如今。青涩年代的恋爱如同猫狗之恋,爱也容易,不爱也简单,小小的变化,便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小涵和小杨是班中比较早的猫狗恋,并且比较高调,毫不避讳。 五年级的时候,就耳闻小涵喜欢小杨,我当时还和几个乱咬耳朵的孩子说,学习好人长得又帅,谁不喜欢呀,老师也很喜欢呢。 对于男女生之间那种纯洁的朦胧的好感,我感觉说任何话做任何事都是一种亵渎,“初恋是人生中最纯洁的花,不论它开在什么时候都应该珍惜”。 就这样,走过了一年
2、。两个孩子并没有任何成绩下降的趋势,相反越发让人放心。 六年级,面临新的排位,重新组合。 小涵和小杨一直是同位,首次遭遇了“离别”。 男子汉小杨率先找到新班主任,直截了当表示仍要和小涵同位。班主任答应找小涵谈谈,再听听她的想法。结果,小涵到了班主任的面前“哇”11的一声哭出来,抽抽噎噎有理有据地分析了一番,小杨的英语不好她可以教他,而她的科学不太好,那恰巧是小杨的长项,两人坐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助,多好。理由合情合理,并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于公于私,都是一件大好事,班主任哑口无言。 班主任和我商量,因为我从一年级就教他们
3、,看着他们走到了今天。 我笑笑,不以为然,想在一起坐就在一起吧,干嘛要把他们分开,又没有影响学习。 班主任耐心地疏导一番,絮叨了一些不能影响学习之类半遮半掩的话。他们如愿以偿,依然是同桌。 第一学期很快过去了,两个人依然稳步发展,不见任何不好的苗头。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发言,课外各有各的同伴。 第二学期伊始,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小涵主动找到老师,要求调位,并要求和另一成绩也很不错的男生同桌。这个要求没有被立刻满足,班主任这次很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是想和谁做同桌就和谁同桌,要根据高矮次序排队,自动生成。 不
4、知道是偶然,还是有心机的小涵暗中谋划,反正,她最终如愿以偿。 这次调位对小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了不少,原本数学在班中是拔尖的,很快便退居“二线”,我不由暗暗着急,几次谈话也不见效果。看来,小杨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失恋”,不知这阴影会笼罩到何时? 在我们貌似无意实则有意的引导下,一段时期后,小杨终于恢复了一些“元气”,但是成绩还是没有当初那样优秀,尤其是粗心的小毛病更是见长。最后,在小升初的考核中,小涵的成绩和预料的无异,而小杨则居于中游。11 后来,我一直在反思,当初到底做得对不对。如果当初果断地把他
5、俩分开,是不是就不会影响到小杨的学习?我也不知道小涵为什么经过一个寒假后,就要求调位,会不会是家长的干预? 我很佩服小涵的干脆利落、主动地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且从表面看,没受任何影响。我只是很惋惜,她应该和小杨做一些交流,毕竟她的转身对小杨来讲太过突然,或许,对于12岁的孩子,我不该这么苛求,她能做到自保已是不易。 作为老师,我有些自责,自己太过无为而治,毕竟他们还是孩子,他们是脆弱而敏感的,面对这些陌生的情感事件,肯定是不知所措的,小涵选择自保后,我就应该找到合适的渠道,去指引,去疏导,去转移,让小杨快些接受事实。或许,
6、选择和两个孩子一起坦然面对、直抒胸怀,交流心中所想,明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更好的方式。 (江苏新沂新华小学张长梅) 王晓春点评: 仅凭张老师提供的这些情况,恐怕难以断定小涵和小杨这是在早恋。能够确定的事实只是:一个男孩和女孩多年来喜欢坐同桌,后来女孩不愿意了,他们就分开了。这对于男孩算不算“失恋”,也很难说。小杨的成绩下降,究竟与他的“失恋”有多大关系,也很难断定,张老师提供的情况不够细致和确凿。 张老师总结经验教训,谈到的是两点:第一,该不该早点把他们分开;第二,二人分开之际,需要不需要进行“指引、疏导”。我是这样看
7、的: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就没有对他们的座位进行这样的“照顾”11,那么早分开也就分开了,既然同一位老师一直照顾他们,让他们做同桌,其他同学又没多大意见,那么就这样照顾下去,一直同桌,也没什么不可以。这只是一种个别照顾,无须把它和什么“初恋”联系起来。至于后来女孩要分开,也没什么不可以,教师让他们分开就是了,这时教师如果反对,反倒不自然了,也没有道理。二人分开之后的“指引,疏导”,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求助,我看不出有什么必要,我也想不出教师该对他们说什么。不就是一个座位吗?同桌如何,不同桌又如何?这里面当然可能有感情问题,但我们并不知
8、道他们感情的底细(也许孩子本人都不清楚),学生又并未主动来咨询,教师也就不必插嘴,你也没办法插嘴。安排座位这件事是可以管理的,感情则是无法管理的,要把这两件事分开。其实说穿了,这件事真正让教师动心的,是男孩成绩的下降。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视野的狭窄和视角的单一,有应试主义色彩,看得太近了。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