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 文学的繁荣_教学设计_教案

参赛 文学的繁荣_教学设计_教案

ID:30501634

大小:34.9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30

参赛 文学的繁荣_教学设计_教案_第1页
参赛 文学的繁荣_教学设计_教案_第2页
参赛 文学的繁荣_教学设计_教案_第3页
参赛 文学的繁荣_教学设计_教案_第4页
参赛 文学的繁荣_教学设计_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赛 文学的繁荣_教学设计_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参赛文学的繁荣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②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③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①问题探究:;②情景再现:;③历史比较:。(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②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2、。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2)苏联文学的成就。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3.  教学用具幻灯片。图片。4.  标签文学的繁荣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引导学生朗诵英国著名作家雪莱的诗《西风颂》: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

3、!西风呵,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师:1819年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雪莱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雷电倾盆而下,荡涤着大地,震撼着人间。大自然威武雄壮的交响乐,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谱写了不朽的抒情短诗《西风颂》。那么,这首诗风格上有什么特点?生:诗人实质上是通过歌唱西风来歌唱革命,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师:说得很好。“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结尾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寓意深远,余味无穷,一百多年来成了人们广泛传诵的名言警句。那么“冬天”和“春天”分别有什么含义?生

4、:“冬天”象征着反动势力,寓意革命道路的艰难与曲折;“春天”象征着新的生命的诞生,意味着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师:雪莱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个勇敢的革命战士。作者在诗句中表达了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浪漫主义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启蒙思想幻灭、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动荡、人们对现实的不满)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

5、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含义:什么是浪漫主义文学?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张扬。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2、特点: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②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

6、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③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发展到顶峰。3、作者和作品:作者国家作品主要内容雨果法国《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和黑暗。雪莱英国《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

7、会主义思想。海涅德意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热望和追求。【作者简介】雨果:维克多•雨果(l802.2.26~1885.5.22)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

8、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他于30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