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谐观及其借鉴价值

儒家和谐观及其借鉴价值

ID:3030121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9

儒家和谐观及其借鉴价值_第1页
儒家和谐观及其借鉴价值_第2页
儒家和谐观及其借鉴价值_第3页
儒家和谐观及其借鉴价值_第4页
儒家和谐观及其借鉴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和谐观及其借鉴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儒家和谐观及其借鉴价值[哲学视界]郑奕  约7700字  摘要:儒家和谐观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和生存智慧,在中国传统和谐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儒家和谐观在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和理想图式五个方面蕴涵了积极合理的思想内容,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经济和谐;政治和谐;生态和谐;文化和谐;理想图式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8/09—0052—05  儒家和谐观在中国传统和谐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儒家注重和谐,倡导以和为贵,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中和”思想和“和而不同”的和谐观。《礼记·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2、,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儒家和谐观不论是对具体领域的阐述,还是对整体社会的图式,都蕴涵了积极合理的思想内核,对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儒家经济和谐观  儒家的经济和谐观是以“富民”思想为核心的。儒家重视物质积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一定的生活资料是国家和谐运转的前提。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就是把足够的粮食放在重要的地位。儒家认为,光有物质积累是不够的,国家还应该使人民富裕。孟子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

3、有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认为:“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故家五亩宅,百亩田,务其业而勿夺其时。所以富之也。”(《荀子·大略》)同时,儒家看到了“财富平均”对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孔子警告执政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寡”和“贫”是次要的,“均”和“安”却是要优先考虑的,可见,儒家认为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才是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这一思想与儒家“与民同乐”的价值观是有联系的。作为制约统治者的一种方法,不论是与民同苦,还是与民同富,只有社会财富平均分配,民心才能稳定,社会安定和谐才能实现。在如何使经济和谐发展这一问题上,儒家提出了如下几点措施:  一

4、是切实关注民生,反对横征暴敛。《论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孟子也认为:“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孟子·公孙丑上》)《国语》中也有阐述:“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远迩,赋里以人而量其有无;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乎鳏寡孤独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其岁收田一井,出秫禾,秉刍,缶米,不是过也,先王以为足。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矣。若视犯法,则苟而赋,又何妨焉。”可见,儒家认为经济要和谐发展,必须反对统治者对人民的过分剥削,这样的剥削应当“中和”——即使剥削,也不应该过分。  二是

5、统治者不应该与民争利,而应“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日》)。孔子曰:“君子不尽利以遗民。”(《春秋繁露义证·度制》)董仲舒认为:“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春秋繁露义证·度制》)这暗示了统治阶级不与民争利的思想,认为统治阶级不应该超过一定范围以外去经营牟利的事业,而应把它留给人民。  三是统治者在管理人民的时候要“使民以时”,且“不违农时”。要注意保证农时需要,不能耽误农民季节性劳动时间,不要影响农业生产,“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并且在手工业上主张“来百工”,按照个人的劳动成绩付给工资,也就是给付劳动报酬。“来百工,则财用足”、

6、“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即说明了这个观点。  四是在个人消费方面,儒家提倡个人身份与消费水平的同一,消费必须和当时自身的身份统一起来才能达成和谐。他们认为,当士人还没有取得爵位俸禄时,“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论语·述而》)、“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当取得爵位俸禄时,“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在消费上依礼而行,反对奢侈,反对吝啬,“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中庸》)。  二、儒家政治和谐观  儒家政治和谐思想是以“仁德”二字为核心的,着重从“为政者”和“为政方式”两个方面来阐述,而这两个方面又分别对应了儒家“德治”

7、和“仁政”两个为政思想。  儒家认为,政治要和谐,首先统治者自身要有“德性”,这是“施德治”、“行仁政”的前提。孟子认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不仅如此,还需要对官员的道德水平进行考察。荀子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则有昭缪。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仪,则归之庶人。虽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