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191827
大小:62.5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7
《小学五级阅读积累和运用能力竞赛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小学五年级阅读积累和运用能力竞赛试卷一、文学常识。20分 1.填空题。10分 (1)你能写出来吗?诗魔▲,诗佛▲,诗鬼▲。 (2)苏轼说:“诗至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而古今之能事毕矣。” (3)▲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由▲、▲、▲三部分组成。 (4)马克思称▲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作品有等。 (5)长江三峡是▲、▲、西陵峡。 长城著名三关是▲、▲、嘉峪关。 (6)初唐四杰指▲、▲、▲、▲。 (7)"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这里的"李杜"指的是▲和▲。
2、2.选择题。5分 (1)“唐宋八大家”指(▲)。 A.唐朝的韩愈、柳宗元B.唐朝的王勃、杨炯C.宋朝的苏轼、苏辙 D.宋朝的曾巩、王安石E.宋朝的欧阳修、苏洵F.宋朝的杨万里、欧阳修 (2)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是(▲)。 A.《孙子兵法》B.《三十六计》C.《练兵实纪》D.《孙膑兵法》 (3)“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的(▲)故事。 A.钟子期B.管仲C.鲍叔牙D.俞伯牙 (4)《老人与海》是英国作家(▲)的作品。 A.莎士比亚B.雨果C.海明威D.狄更斯 (5)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泰斗,他的作品被列宁
3、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都是他的作品。 A.《战争与和平》B.《安娜·卡列尼娜》C.《复活》 D.《英雄交响曲》 3.判断题。5分 (1)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老子和孟子,道家的孔子和庄子,法家的墨子。(▲) (2)流传诗有九千多首篇是爱国诗人屈原,他是我国历史上留下诗篇最多的诗人。(▲) (3)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 (4)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5)“四书”指:《大学》、《中庸》、《论
4、语》和《孟子》。(▲) 二、古诗名句。30分 1.填空题。 (1)▲,只是近黄昏。《乐游原》李商隐 (2)空山不见人,▲。《鹿柴》王维 (3)▲,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王翰 (4)▲,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 (5)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王昌龄 (6)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杜牧 (7)纸上得来终觉浅,▲。------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9)▲,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根据
5、提示写出诗句。 (1)各地名胜诗句 泰山:▲ 西湖:▲ (2)节日诗句 春节:▲ 清明节:▲ (3)写春雨诗句 ▲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9+21) (一)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1)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2)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
6、量的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3)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4)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
7、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5)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
8、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假如没有台风,会出现哪些严重后果?(2分) ▲ 2.第(2)段“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这句话中的“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3.第(5)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