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关于萧红的评价

文学史关于萧红的评价

ID:30151988

大小:95.5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27

文学史关于萧红的评价_第1页
文学史关于萧红的评价_第2页
文学史关于萧红的评价_第3页
文学史关于萧红的评价_第4页
文学史关于萧红的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史关于萧红的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唐弢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1月版关于萧红的篇章:252—253一页多些。萧红(1911—1942)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也出版于一九三五年。这本作品真切地反映了东北人民沦陷前后的生活,正像鲁迅在序文中所说的,“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小说的前十章描写沦陷以前的东北:在哈尔滨附近的广大农村里,“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农民们把耕田的老马送进屠场换来两块纸币,随即全被地主夺走;人民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惩罚那些吸血的剥削者,但得来的却是监牢和更沉重的灾难;年轻的一代牢牢记住亲人惨死的仇恨,随时准备索还血债;

2、疾疫伴随饥饿夺去人们的生命,威胁着每一个活着的人。自第十一章以下,描写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广大人民的苦难和斗争。他们“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在斗争失败后,他们认识到只有再组织起来去当革命军,才是正确的道路。于是辞别残破的家乡,走向更艰苦、更漫长的路程。作品没有一条贯穿全局的故事线索,它只是许多生活画面的连续。因为作者观察的深入和笔致的细腻,在明丽的画幅中含蕴着感人的力量。在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历史条件下,没有因此忽视阶级矛盾,从而真实地写出了东北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深重灾难。这是小说的可贵之处,也是小说胜过同一时期不少同类作品之所在。继《生死场》之后,萧红

3、还写有《旷野的呼喊》、《手》、《小城三月》(短篇)、《马伯乐》(中篇)和《呼兰河传》(长篇)等。其中如《手》通过一个染匠的女儿在学校里因为一双黑手受到歧视的故事,有力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作品构思既巧,描写亦复深婉动人。写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呼兰河传》在过去生活的回忆里表现了作者对于旧世界的愤怒,但也流露出由于个人生活天地狭小而产生的寂寞的情怀。萧红还有以“悄吟”的笔名发表的散文集《商市街》和《桥》,内中也不乏优美之作。二、《中国现代文学史》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组编写1979年版有关萧红的篇目324页—326页大致两页多些本书客观的介绍了萧红的身世

4、和文学代表作品。对萧红的《看风筝》、《夜风》,《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这几部作品所讲述的故事内容分别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对它们的结构思想简要的评价了一下。对萧红的评价并不高。“肖红在初期的创作中,就比较鲜明地表现出进步的倾向性”。《看风筝》、《夜风》“这些作品虽然艺术上还比较粗糙,但它所显示的这位女作家初期创作的进步倾向却是可贵的。”《生死场》“真实地反映了东北哈尔滨附近一个村庄的劳动人民从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境地中起来反抗的艰苦过程。”“《生死场》没有集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刻划不够鲜明,结构较松散,这些都不能不影响它的艺术力量。然而由于作品比较及时地传达

5、了东北人名抗日斗争的消息,和洋溢于字里行间的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因而在读者中引起较大的反响。”并引用了鲁迅对《生死场》的序言中的话。对《马伯乐》的社会思想意义予以了肯定,在艺术形式上认为“作品未能更多的从情节发展中来刻划人物,结构上枝蔓也过多,显得比较沉闷。”对“《呼兰河传》是一部以作者童年生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笔触委婉动人。作品没有贯串全书的故事线索,也没有集中笔力刻划人物。它只是通过若干生活场景表现了肖红童年时代的寂寞心情,反映了呼兰河小城刻板单调的生活,展示了呼兰河人民善良的品格。但在作品里,“我们看不见封建的剥削压迫,也看不见日本帝国主义那种血腥的侵略”(茅盾:《<呼兰河传>序

6、》,《肖红选集》“附录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缺乏强烈的时代气息。“写于一九四一年的短篇小说《小城三月》,是肖红艺术的成熟之作。……作者通过翠姨的悲惨遭遇对封建宗法制度作了无情的控诉,在当时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散文诗式的笔触,细腻的心理描写,艺术氛围的有力渲染,显示了作品达到较高端艺术水平。”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七省(区)十七院校《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组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0年6月版关于萧红的篇幅420—422两页多些。本书对萧红的身世、经历和创作作品做了简要的介绍。阐述了其生活经历和文学创作的关系。对《生死场》思想内涵做了较详细的论述,艺术上则就鲁迅

7、对萧红的评论扩展开来。对《呼兰河传》、《马伯乐》和《小城三月》也做了简要的介绍。以下是本书中关于萧红评价的部分内容:肖红留下的作品有七十多万字,前期作品富有生气,后期作品落后于时代。肖红的青少年时代生活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东北,苦难深重的农民引起她很大的同情;逃离家庭以后遭到的不幸磨练了她倔强的性格。东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抗日的英雄业绩对她影响很大,肖红曾经参加过一些抗日救国的文化活动,再加上她对农村生活和城市劳动群众有比较细致的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