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ID:30139310

大小:68.9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7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_第1页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_第2页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_第3页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_第4页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体制、现状、分析摘要:机械制造业多年来一直在低迷中徘徊,关键还是缺乏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要想建立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必须准确、科学地制定出预算定额资料,运用程序矛盾管理法准确计量和正确记录生产耗费。 机械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在社会地位上应该占有举足轻重的席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机械制造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真正能够成为“航母”的却寥寥无几。该行业多年来一直在低迷中徘徊,除了资金因素外,关键还是内部管理不到位。多数私营企业仅限于

2、个体作坊生产模式,只是定货、投入、产出、交货四个环节的机械重复。这些企业主大多缺乏做强企业的魄力,又未长着洞察机遇的慧眼,只想着“少投入多产出”,在财务核算方面只知道以收入扣去支出粗算出利润。脑海中根本就没有“管理”这根弦儿。有些国有企业订货量越多亏损额越大,企业领导不对病根进行由浅及深的挖掘和剖析,只是一味地埋怨合同质量太差。笔者认为,少数订单亏损有可能说是合同质量太差。如果多数订单同时出现亏损,很可能就是企业的成本核算环节出了问题,也就是说企业的内部管理出现了漏洞,归根结底还是这些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

3、成本管理体制。一、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体制的具体体现及危害性1、放眼粗放式经营采用模糊化管理目前的小型制造企业大多是一些个体作坊,企业主为了节约资金,招聘的职工多半是一些半青半黄的社会闲散人员,这些临时抱佛脚的瓦合之众缺乏稳定性。在靠提高操作技能难见成效的情况下,企业主只能通过加班加点等落后方式创造赢利。由于人才匮乏职工素质偏低,复杂的管理制度操作起来困难较大,而模糊化管理不需要动脑筋,操作简便,谁都能干。这样的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低,只要能简单地进行会计核算和成本计算即可,根本谈不上什

4、么成本管理,因此形成的成本资料更无准确性可言。有些中型企业虽然有一些管理制度,但由于存在着人情上岗因素,又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配备的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又缺乏必要的敬业精神,复杂的操作同样难于胜任。整张领用的钢板或者整根领用的型材未用完的余料不知道做退库入账,无法使用的边角废料不知道在账面上做回收处理,这样就把整张钢板或者整根型材全部进入了所投产品的成本,同时形成了账外物资。这样形成的成本资料能有什么利用价值呢?总之粗放式经营和模糊化管理是行不通的,只有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资料数据

5、,用来指导生产过程,企业才能获得长足发展。2、用材料采购定额控制材料费用材料采购定额是按照图纸设计和生产工艺要求采购材料的预算指标,实际上只是采购环节安排资金支出预算的数据来源。完善的采购定额为采购成本的控制起着关键的把关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采购浪费。如果用材料采购定额控制材料费用,生产余料和边角废料全部进入了生产成本,必然造成定额标准偏大,根本不可能达到控制材料耗费的效果,用材料采购定额控制材料费用正是模糊化管理指导生产的具体体现,简直是画蛇添足。只有用准确科学的材料消耗定额指标控制生产用料过程,

6、才能大大降低实际耗用量,达到控制材料费用的目的。因为材料消耗定额是按照图纸设计和生产工艺要求,准确使用材料进行生产应当耗用的材料数量和金额。某种产品领用的未用完的余料和边角废料在账面上分别作退库和回收处理,从而把这部分材料费用排除在该产品的成本定额中。某种产品所耗用的钢材定额总量就是图纸和工艺上的净重。我们可以这样来比较材料采购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如果一种产品需要某种规格的钢板耗用量折合成数量是4.25张,库存还有大约0.75张,理论上应该采购3.5张,实际上半张板是没法订货的,因此采购定额必须做4张板

7、。在金额上材料采购定额是含税价,而材料消耗定额是不含税价。由此可见材料采购定额必然大大高于材料消耗定额。3、将材料采购权下放给二级经营实体有的企业为了推进二级经营实体作为市场主体,将材料采购权下放给二级经营实体,准许它们根据生产需要自行采购,这种分散采购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大的隐患:(1)分散采购必然造成批量减少,从而导致采购价格上升和企业整体的材料成本攀升。(2)二级实体缺乏内部控制体系,很容易形成商业腐败。4、工时定额标准远远偏离实际工时,难于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和实现生产提速有些企业只把工时定额当成分解

8、工作量、确定一线职工收入分配的定量指标,而忽视了它的控制实际人工耗费、实现生产提速的功能。职工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不是想法修改单位工时工资标准,而是加大定额工时,致使定额工时越来越大,以至于定额工时和实际工时的比率高达300﹪,个别企业甚至达到400﹪—500﹪,这样的定额工时标准怎么能起到控制人工成本和实现生产提速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定额工时是在正常的生产环境条件下,技术水平和操作素质良好的熟练工人完成某项作业应该耗费的劳动时间。定额工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