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超声、介入

心电图、超声、介入

ID:30131902

大小:824.0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7

心电图、超声、介入_第1页
心电图、超声、介入_第2页
心电图、超声、介入_第3页
心电图、超声、介入_第4页
心电图、超声、介入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电图、超声、介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电图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1.P波:代表左右心房、房间隔除极产生的电位变化。右房除极在前,产生P波的前半部分,左房除极在后,产生P波的后半部分。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负相P波的深度和宽度的乘积。正常值>-0.02~-0.03mm.s,如果<-0.04mm.s提示左室受累引起左房负荷增重,见于冠心病、风心病等。P波异常的临床意义1.电压增高:常见于右房肥大、肺部疾患(肺型P波)、先心、甲心、低血钾等。2.时限增宽:常见于左房肥大(二尖辨病变)房内阻滞。3.PtfV1增大:常见于冠心、左房肥大。2.P-R间期:成人0.12~0.20秒(心率60~100次/分);儿童0

2、.12~0.18秒;婴幼儿可小于0.10秒。P-R间期延长可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缩短可见于预激综合征或交界性心律、房室脱节。3.QRS波群:时限:0.06~0.10秒。VAT:正常值VATvl<0.03s,VATv5<0.05s。当心室壁肥厚或心室传导阻滞时,以上值延长。波形和电压:iQ波:在同导联中深度<1/4R波,宽度<0.04s。iiR波:I<1.5mV;Ⅱ<2.5mV;Ⅲ<2.5mV;aVF<2.0mV;aVL<1.2mV;aVR<0.5mV;V5-6<2.5mV;V1<1.0mV。iiiS波:Ⅲ<1.5mv;V1<3.0mV;宽度<0.04s。Rvl+Sv5<1.2mV

3、;RV5+Svl<3.5(女)~4.0(男)mV。否则,表示左、右心室肥大。三个标准导联及三个加压单极肢导联中,每个导联r+s(或q+r)电压之和都<0.5mV;心前导联r+s<1.0mV,定为低电压。可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粘液性水肿和肥胖正常人。钟向转位:受横面QRS向量环的影响,胸导联从V1~V6导联,R波逐渐升高,S波逐渐降低,V1的r/s1。i顺钟向转位:沿长轴发生顺钟向转位时,右室转向前、向左,则V3导联出现右室壁图形,呈rS型。ii逆钟向转位:沿长轴发生逆钟向转位时,左室转向前、向右,则V3导联出现左室壁图形,呈Rs型。其临床意义⑴时限、VAT

4、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室内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⑵电压增高:常见于正常青年男性,心室肥大,预激综合征。⑶电压降低:常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心肌损害,水肿,正常肥胖健康人。⑷异常Q波(时限、电压、形态异常):常见于肺心病,心肌病,心肌梗塞。4.ST段:下移(或称压低):任何导联均应<0.05mV;上移(或称抬高):肢导0.1mV;V1~V3≤0.3mV;V4~V6≤0.1mV。临床意义:⑴时限延长:常见于低血钙(>0.16s)。⑵压低大于正常值:常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害,心肌劳损,心动过速。⑶抬高大于正常值:常见于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5.T波:一般T波与主波方向一

5、致,Tv1可低平、双向、或倒置。有时Tv2-3亦可倒置,但深度<0.4mV;成人TV5-6均应直立;如Tv3倒置,则TV1-2也应倒置,如为直立,则为异常。胸导联T波振幅在0.5~0.7mV,Tv2-4偶可高达1.5mV以上。1.T波:心室复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时间、电压变化。2.电压: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不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3.方向: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与R波同向。4.形态:T波上升支缓慢,下降支迅速,双支不对称;顶光滑无切迹。5.临床意义:⑴T波低平(<1/10R)、双向、双峰、倒置(与R波方向相反):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⑵T波高耸:A.双肢对称,

6、底窄,呈“帐篷状”。常见于高血钾。B.如T大于R,且与ST段连续抬高,见于早期心肌梗塞。6.Q-T间期QT间期:为心室除极与心室复极的总时间。代表心室肌电收缩的全过程。*测量:自QRS波群起点到T波的终点间的时距。(包括QRS波时限、S-T段、T波时限)1*正常值:成年人心率60~100次/分时,Q-T间期为0.32-0.44s。心率快,Q-T间期短;心率慢,Q-T间期长。2.临床意义:⑴Q-T间期延长:提示心肌缺血,心肌损害,药物影响(乙胺碘肤酮、奎尼丁)、或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钙)。⑵Q-T间期缩短:见于高血钙,洋地黄效应,高血钾。7.U波:振幅小于同导联T波的振幅,正

7、常值为0.05~0.2mV,方向与T波一致,以V3较清晰。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低血钾,也可见于服用奎尼丁、洋地黄及肾上腺素等引起;U波双向或倒置见于高血钾、冠心病、高心病伴左心衰、心梗等。心肌梗塞一、基本图形(一)“缺血性”改变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T波呈对称性,高而直立;若发生于心外膜面,使外膜面复极延迟晚于内膜面,复极程序反常,就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若电极置于前壁,而缺血发生于对侧(即后壁),则其图形变化类似前壁内膜面缺血,即出现对称性高而直立的T波。(二)“损伤性”改变1、缺血时间进一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