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109903
大小:70.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7
《[中学教育]顾莹芸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科:信息技术姓名:顾莹芸工作单位:江苏省兴洪中学浅析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对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摘要: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同样信息技术在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稳步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信息技术、素质教育的含义,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分析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推动作用。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素质教育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
2、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样,信息技术对目前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能力的有力工具和形式。一、信息技术和素质教育的概念概括的说信息技术是指能扩展认知的信息功能的技术。具体地说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交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信息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系统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并在教育各个领域得到充分的应用,是足进教育现代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3、教育信息化,发挥其功能与作用,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素质教育就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足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不在是一个口号、一个方向性的期望,而应把它当作一个计划,进行可操作、可实行的任务来完成。二、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由于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重要的作用,作为课程,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及各部门设置成为必需,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广泛,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
4、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可以说信息技术是素质教育实施发展的基础。1、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1999年6月在全教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及时地提出了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的目标。2000年10月国家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并决定从2001年起,用五年到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全新理念的课程,它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教学基础、学科
5、:信息技术姓名:顾莹芸工作单位:江苏省兴洪中学又延伸到通信、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综合应用技能教学,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它以提供大容量教育信息载体为特征,担负着开拓视野、搜索资料、统计数据、归纳结论、带动各基础学科知识整合、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工具学科。1、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是创新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信息技术教育在内容上,活动课程的可选性、发展性、综合性、实践性,比学科课程要突出,在教学目标上,信息技术课程,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以实施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目标清晰规范,形成的基本素质是学生研究、探索
6、活动的基础,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基础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够促进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目标。三、素质教育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课程里念下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包括: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教师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
7、1、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众任,因此教师应树立的新理念为:(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社会不断发产,教育不断进步,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社会实践中学习,学习新信息、新观念,注意从工作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加以分析、升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教学中,社会教学资源越来越来丰富,有些现代教学媒体甚至会代替教师传统的某些作用教师将由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组织者,因此信息时代的教师应不断注重自身的学习,充实自己才能跟的上时代发展。(
8、2)要树立新课程观新课程教育改革可以说是教育为了适应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是充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