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109597
大小:211.04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2-27
《[中学教育]议论文写作点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明示性命题的审题训练目标:掌握结构分析法和题眼分析法。提示:写好作文的关键,首先就是审题。审准了,就能使作文一开始就步入正轨。如果不注意审题或审题有误,就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使立意高远、语言流畅、结构完美,也会成为无效劳动。因此应十分重视作文的审题。所谓审题,就议论文而言,就是仔细分析、研究题目或材料,把握确切的内涵,明确题目命题的意图、要求,以及议论的中心、方式等的过程。怎样审题?对明示性命题来说,宜从它的语言结构形式和题眼(即能反映标题内涵的字词)入手分析题目的要求和含义专题指导:命题议论文的标题,从语言的角
2、度看,可分为两大类:明示性(抽象)标题和含蓄性(形象性)标题。明示性标题,即题意较为明显,标题本身就是议论的对象,它直接标明了议论的论点或论题或范围。审察这类标题一般可具体采用结构分析法和题眼分析法。(一)结构分析法从标题的结构方面看,我们可把议论文的题目分成四种形式:1.以判断句或陈述句构成的题目。2.以几个概念构成的关系式题目。3.以“谈”、“议”、“论”、“析”、“辨”、“评”等为开头字或结尾字形式的题目。4.以反问、反驳句形式出现的题目。1.以判断句或陈述句构成的明示性题目这类题目,一般题目本身就是文章议论的中心。全文
3、一般可围绕“为什么——怎么样(或怎么办)”展开,至于“为什么”还是“怎么办”作文章的重点,则视写作需要而定。如,写《学贵善疑》,应着重阐述“为什么学习上善于提出疑问是可贵的”,再阐述“怎么才能善于提出问题”。有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重点是阐述为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2.以几个概念构成的关系式明示性题目关系式题目一般由两个或三个概念构成。写这种类型标题的议论文,不能简单地去说明题目中的概念,而应以阐述概念间的关系为中心,导出应有的正确认识。所以审题时主要是要搞清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1)相反关系指两个概念关系
4、相反。这类关系的题目,往往需要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阐明,区分它们的不同,并且肯定一方,否定一方。例如《向前看与向钱看》:这两者是截然相反的人生观,“向钱看”,一切从个人私利出发,以金钱为人生的目的,这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者是不利的,我们要摒弃。“向前看”即面向前进和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今天提倡“向前看”,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2)相对关系指两个概念关系相对立。这类题目,写作时,对任何一方都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因为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是相互转化的。例如关于“难”与“易”,《为学》中写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
5、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3)相依关系两个概念相互依存,彼此作用,不可分离。这类题目,应着重分析阐述两者的相互依赖关系。例如《想和做》,着重阐述“想和做分不开,一定要联系起来。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的道理。(4)递进关系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层进一层的关系。这类题目不仅要阐明两者的关系,更要阐明后者在前者基础上的深入发展。文章思路宜采用层进式,一层深一层地阐述。例如《继承·创新》先阐述继承的重要意义与如何继承,然后着重阐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的重要
6、意义与做法。(5)其他关系除了上述分析的几种关系外,还有许多种关系,如条件关系,目的关系,因果关系,交叉关系等。这类标题,写作时可以从剖析概念入手,在分析它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导出自己正确的认识,作为文章的论点加以议论条件关系:《吸收与创造》。中心论点:要创造就必须广博地吸收,而吸收也应以创造为目的,这才是我们学习应取的态度。目的关系:《改革开放与强国富民》。中心论点:改革开放是为了强国富民。交叉关系:《高分与高才》。中心论点:高分未必高才,高才也不一定都高分。我们的教育要重视培养高才。3.以“谈”、“议”、“说”、“论”、“
7、析”、“辨”、“评”为开头字或结尾字形式的明示性题目。从根本上说,这类题目都是同一个类型的,都是要求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某种行为进行分析议论的。题目本身并无明确的议论中心,只是提供了要议论的对象(事物、问题、行为等),要求作者在明确的分析议论中提出中心。这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如下三点:(1)要准确领会概念,明确论述对象的内在含义和涉及范围,这是议论的依据和出发点。(2)要从个人实际情况出发,或针对生活实际恰当地把议论对象涉及范围缩小,使议论具体而不空洞。例如《谈“虚心”》,应先理解“虚心”的含义,然后据此拟出一些中心论点:“虚
8、心是一种美德”、“虚心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的硕果”、“虚心不等于谦让”等等。这些论点的确立过程其实就是把论题范围缩小和把论题明确化、具体化的过程,然后选择一种进行议论,切忌大而空。(3)上升到理性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概念的表面,力求摆出个人的见解和比较深刻的认识。这类题目在具体的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