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

ID:30103996

大小:114.8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7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_第1页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_第2页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_第3页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_第4页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n第三章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n第一节概述n第二节固定化酶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n第三节固定化酶的制备n第四节固定化细胞n第五节固定化辅酶和原生质体n第六节酶反应器和固定化酶(细胞)的应用n第一节概述n什么是固定化酶?n第一节概述二.固定化酶的优缺点n多次使用n可以装塔连续反应n优点:纯化简单n提高产物质量n应用范围广n缺点:首次投入成本高n大分子底物较困难n第一节结束n点击返回n第二节固定化酶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n一.影响固定化酶性质的因素n二.固定化后酶性质的变化n三.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n一.影响固定化酶性

2、质的因素1.酶本身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高级结构和电荷状态等发生了变化。n二.固定化后酶性质的变化n1.固定化对酶活性的影响:n酶活性下降,反应速度下降2.固定化对酶稳定性的影响n稳定性提高(原因)n3.pH的变化(原因)n载体带负电荷,pH向碱性方向移动。n载体带正电荷,pH向酸性方向移动。n催化反应的产物为酸性时,固定化酶的pH值比游离n酶的pH值高;反之则低n固定化后酶稳定性提高的原因:na.固定化后酶分子与载体多点连接。nb.酶活力的释放是缓慢的。nc.抑制自身降解,提高了酶稳

3、定性。nPH对酶活性的影响:n(1)改变酶的空间构象n(2)影响酶的催化基团的解离n(3)影响酶的结合基团的解离n(4)改变底物的解离状态,酶与底物不能结合或结合后不能生成产物。n4.最适温度变化一般与游离酶差不多,但有些会有较明显的变化。5.底物特异性变化n作用于低分子底物的酶特异性没有明显变化n既可作用于低分子底物又可作用于大分子低物的酶n特异性往往会变化。6.米氏常数Km的变化,Km值随载体性质变化(链接)n米氏常数Km的变化,Km值随载体性质变化由于分配效应:ρ=[Si]微环境/[S]宏观环境K

4、m'=Km/ρ(表观米氏常数)n(1)载体与底物带相同电荷,Si]<[S],ρ<1,Km’>Km固定化酶降低了酶的亲和力。n(2)载体与底物电荷相反,静电作用,[Si]>[S],则ρ>1,Km'

5、期:n连续测活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下降为最初活力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衡量稳定性的指标。n5.n6.n或称偶联效率,活力保留百分数。n7.相对酶活力:具有相同酶蛋白(或RNA)量的固定化n酶活力与游离酶活力的比值称为相对酶活力。nn四固定化酶的活力测定方法介绍n1.振荡测定法:称取一定量的固定化酶加入一定量的底物溶液,一边振荡或搅拌,一边进行催化反应取出一定量的反应液进行酶活力测定。n2.酶柱测定法:将一定量的固定化酶装进具有恒温装置的反应柱中让底物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流过酶柱收集流出的反应液测定其

6、中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n3.连续测定法n利用连续分光光度法等测定方法可以对固定化酶反应液进行连续测定,从而测定固定化酶的酶活力。n第二节固定化酶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提要n影响固定化酶性质的因素n固定化酶的性质n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n第二节结束n点击返回n第三节固定化酶的制备n一.一般方法及特点n二.酶的固定化方法n一.一般方法及特点1.四大类方法:n吸附法(包括电吸附法)n结合法(无机多孔材料)n交联法(双功能试剂)n包埋法(微胶囊法)n各类固定化方法的特点比较:n2.选择方法依据:n(1)酶的性质

7、n(2)载体的性质n(3)制备方法的选择n3.固定化后酶的考察项目:n(1)测定固定化酶的活力,以确定固定化过n程的活力回收率。n(2)考察固定化酶稳定性n(2)考察固定化酶最适反应条件n二.酶的固定化方法n(一)吸附法n(二)结合法n(三)交联法n(四)包埋法(entrappingmethod)n酶和细胞固定化示意图n(一)吸附法1.物理吸附:利用各种固体吸附剂将酶或含酶菌体吸附在其表面上。n2.常用载体:n(1)无机载体:氧化铝、活性碳、皂土、硅藻土、金属氧化物、硅胶。一般吸附量<1mg蛋白/克吸附

8、剂n(2)有机载体:淀粉、白蛋白等。一般吸附量几十毫克蛋白/克吸附剂n研究热点:大孔型合成树脂、陶瓷n(二)结合法n1.离子键结合法n2.共价键结合法☆n1.离子键结合法n概念n常用载体:DEAE-纤维素,DEAE-葡聚糖凝胶n使用注意:pH、离子强度、温度n2.共价键结合法n(1)概念n(2)可以形成共价键的基团:游离氨基,游离羧基,巯基,咪唑基,酚基,羟基,甲硫基,吲哚基,二硫键n(3)常用载体:天然高分子、人工合成的高聚物、无机载体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