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病学》word版

《中医皮肤病学》word版

ID:30086150

大小:766.54 KB

页数:142页

时间:2018-12-26

《中医皮肤病学》word版_第1页
《中医皮肤病学》word版_第2页
《中医皮肤病学》word版_第3页
《中医皮肤病学》word版_第4页
《中医皮肤病学》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皮肤病学》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辽宁中医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中医外科学主讲教师:李忻红助讲教师:授课对象:医系本科班授课时间:2004年第二学期总学时:20学时理论学时:20学时授课语言:汉语授课形式:普通讲授教材名称:中医外科学出版时间:2002年参考教材:《现代皮肤病学》主讲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年月日141辽宁中医学院教案课程情况课程名称中医外科章节第十一章概论授课方式理论授课教师李忻红授课题目皮肤及性传播疾病概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原发性及继发性皮疹;掌握中医皮肤科的辩证规律、治法及外用药使用原则;熟悉

2、病因病机及外用药各种剂型;了解皮肤的简单结构及生理功能。教学内容提要掌握内容:原发性和继发性皮损的形态特征及辩证规律辩证治疗及常用治剂外用药使用原则熟悉内容:病因病机 外用药剂型了解内容:皮肤的简单结构及生理功能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常见皮疹及内外治法适应症难点:外用药剂型及使用原则教学设计与组织详细阐述原发性和继发性皮损的形态特征、辩证规律及外用药使用原则;扼要介绍皮肤的简单结构及生理功能;简单讲述病因病机;以表格形式列举外用药剂型。配合实例照片讲解各种皮疹特点。教学实施情况小结填表教师签字教研室

3、主任签字141辽宁中医学院讲稿课程名称:中医外科学概论一、皮肤的简单结构及主要生理功能1、简单结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约占体重的16%。皮肤面积成人约1.5―2m2皮肤厚度因人而异,不同部位厚度不同。通常约为0.5-4mm(不包括皮下)。眼睑,乳部和四肢屈侧等处较薄,掌跖和四肢伸侧等处较厚。  光镜: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其间除附属器,还有淋巴管、血管、神经、肌肉)。表皮(由下至上分为):基底层:一层柱状基底C组成,排列整齐如栅栏状生棘层:多角形,愈位于表层,形态愈扁平发颗粒层:细胞内

4、有粗大、嗜碱性颗粒。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等角质层肥厚处。角质层:细胞不含细胞核。真皮: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主要由致密CT组织组成,包括胶原f、弹力f、网状f,细胞和基质,还有N、N未梢,血管、L管,肌肉及附属器。皮下组织:疏松的结缔组织脂肪又称皮下脂肪层,此层还有汗腺,毛囊、血管、淋巴管及N等。年月日141辽宁中医学院讲稿课程名称:中医外科学皮肤附属器:毛发与毛囊:毛发分长毛、短毛、毳毛。皮脂腺:分布广泛,分布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全身皮肤,头面、胸背上部皮脂腺较多(皮脂溢出部位)。小汗腺:分泌汗

5、液,调节体温。分布广泛。除唇红、包皮、龟头、小阴唇等处。顶泌汗腺(旧称大汗腺):腋,乳晕,脐窝,肛门,外阴等处。甲:密集角质细胞构成。指甲生长速度每月0.1mm,趾甲为其1/2-1/3,一般3个月长1cm。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神经,保持正常生理功能。2、主要的生理功能(1)保护作用(屏障作用):防护机械性刺激,物理性损害,化学性损害,微生物防御。(2)感觉作用:单一感觉:对单一刺激引起的,触、痛、冷、温、压、痒——六种基本感觉。复合感觉:由不同的感觉N未梢共同感受,大脑皮层分析综合结果。干湿、

6、平滑、粗糙、坚硬、柔软等。(3)调节体温作用:体表cap收缩和舒张及血流量变化,适于散热或保存热量。年月日141辽宁中医学院讲稿课程名称:中医外科学丰富的小汗腺,通过汗液蒸发带走较多热量。皮下脂肪层有隔热作用,减少体热散失(4)分沁和排泄作用:通过小汗腺,顶泌汗腺及皮脂腺(滋润和分泌不饱和脂肪酸抑制微生物)(5)吸收作用:人体皮肤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称经皮吸收、渗透或透入。外用药治疗的理论基础,注意一般软膏易吸收(溶液粉剂难吸收),一些有机溶液如二甲基亚砜,氮酮等增加皮肤吸收。(6)代谢作用:糖

7、、蛋白、脂水、电解质。(7)免疫作用:皮肤组织内有多种免疫相关细胞:郎格汉斯C,肥大C,LC,组织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皮肤可看作是具有独特免疫功能的淋巴样组织,皮肤相关淋巴样组织SALT。二、病因病机病因:外因:风、湿、热、虫、毒内因:七情内伤,饮食劳倦,肝肾亏损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邪毒结聚。※风、湿、热、虫、毒、血瘀、血虚风燥,肝肾不足。1、风年月日141辽宁中医学院讲稿课程名称:中医外科学特点:(1)风为百病之长(2)风性善行而数变→发生迅速,骤起骤消,游走不足,泛发全身。(3)风性燥烈→皮肤

8、干燥,脱屑。(4)风性瘙痒。常见皮损:风团,丘疹,脱屑,干燥。2、湿:外湿,内湿,皮肤病以外湿居多,但有时二者相合致病。特点:(1)湿邪重浊趋下―人体下部、小腿、外阴。(2)湿邪皮损:小疱,糜烂,渗出。(3)粘滞:病程较长,易反复。(4)合邪致病:内湿:胸闷纳差,肢体沉重。寒邪:四肢乏力,肌肉疼痛,四肢受凉,发冷、苍白。特点:水疱,糜烂,滋水淋漓,浸淫四窜,多形性。3、热(1)热为阳邪,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甚。(2)火热之邪,性喜炎上。特点:热微则痒,热甚则痛,热盛肉腐,发于上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