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062626
大小:72.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6
《城市化滞后及超前城市化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题:2010年14个不同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数据,以及简单的比较和分析2010年主要国家城市化率(%)国家中国大陆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越南德国城市化率45738182302974国家韩国意大利日本英国法国泰国巴西城市化率82686790783487表中数据列出了世界上的几个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加拿大、韩国、法国,以及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俄罗斯、印度、越南和巴西。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城市化率普遍高于70%。发展中国家中除了俄罗斯和
2、巴西外,城市化率普遍低于50%。造成这一现像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发达国家经济起步早、经济实力强,城市化发展进程早而且成熟,普遍进入后城市化阶段,发展中国家经济起步普遍较晚,城市化发展依托的工业化基础较薄弱,经济基础不牢。2、发达国家人口较少,除美国日本外人口过亿的国家较少少,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压力较小,而新兴经济体国家人口普遍超过一亿人,中国和印度超过十亿,城市化任务艰巨。3、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高的原因在于经济和大城市的畸形发展,人口过多的集中于几个大城市或超大城市所致,在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
3、存在类似情况。第二题: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化滞后、超前城市化并存的分析 (一)中国城市化总体上具有“滞后城市化”特征 “城市化滞后”,是指一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与该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首先,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由于以市场导向的工业化启动,城市化进程提速。城镇人口比重从1978年的19%升至2010年的45%。但总体上讲中国城市化水平长期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3.4%,我国仅达到26.4%,到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我国只有36.2%。 其次
4、,三大产业就业结构与GOP结构转移不同步。城市化进程的度量可以通过三大产业转移中的两大指标:产值(GDP)结构与就业结构指标加以考察。一般来讲,经济水平越高,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城市化水平越高。发达国家中,美国城市化水平为73%时,GDP结构中,第一产业比例仅为1.6%,就业结构中的第一产业比例仅为2.94%。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大产业所占的比重项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811.31%48.62%40.07%200910.3%46.3%43.4%201010.17%4
5、6.87%42.96%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人口因素: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地矛盾突出,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其二,历史因素: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通过户口政策强制的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锁定在有限的土地上,阻止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三,中国长期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通过国家整合资源,利用工农业价格剪刀差重点扶持重工业发展,导致工业化发展水平大大高于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后,尽管放开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户口限制,并开始了由市场导向的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进程
6、,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影响,使中国滞后城市化特征仍然十分明显。(二)超前城市化,即“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的一种现象。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产生超前城市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各地区政府利用行政力量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兴市政建设,扩大城市占地面积,造成失地农民的增加,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有购买力的人口外迁,产业外迁。
7、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的显示度,使城市化进程提速,盲目扩大城市建设规模与人口规模,圈占农民的土地,更加剧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大量的失地农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小城镇与大都市寻求谋生的途径,而城市却无法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因为,由政府推动的城市化进程,往往缺乏市场引导,即有效购买力的支持,这会导致与城市共生的二产与三产的发展不足。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涌入,城市无法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与生活居住条件,会增大城市社会治安的压力。中国目前不少地区超前城市化特征明显。第三题:德国城市化对我国现在的城市
8、化的启示通过对德国城市化发展经验考察,使我们再新深刻认识到城市化的实质在于现代化,即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而不仅仅是人口在地域空间单纯的移动问题,也不仅仅是居住区向城市的汇集,更重要的是乡村传统封闭的文化向城市现代化开放文化的转变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向城市的存在方式和运行方式发展。德国城市化过程既有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也有很多就地转化的城市化过程。由于拥有十分发达的公路交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