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

ID:30014569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6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_第1页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_第2页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_第3页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_第4页
资源描述: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韩非子《五蠹》1、楚之有直躬(直身而行的人),其父窃羊而谒(禀告)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判决)而罪(治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败走)。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让他做了高官)。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使动词,使听见,报告),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称赞)匹夫之行,而求致(追求,想得到)社稷之福,必不几(希望)矣。楚国有个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便到令尹那儿告发,令尹说:“杀掉他:”认为他对君主虽算

2、正直而对父亲却属不孝。结果判了他死罪。由此看来,君主的忠臣倒成了父亲的逆子。鲁国有个人跟随君主去打仗,屡战屡逃;孔子向他询问原因,他说:“我家中有年老的父亲,我死后就没人养活他了。”孔子认为这是孝子,便推举他做官。由此看来。父亲的孝子恰恰是君主的叛臣。所以令尹杀了直躬,楚国的坏人坏事就没有人再向上告发了;孔子奖赏逃兵.鲁国人作战就要轻易地投降逃跑。君臣之间的利害得失是如此不同,而君主却既赞成谋求私利的行为,又想求得国家的繁荣富强,这是肯定没指望的。2、古者苍颉之作书(创制文字)也,自环(环绕)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本来)以知之矣。今以(后省略宾语之,代

3、公私)为同利(利益一致)者,不察之患也。然则为匹夫计(从个人的角度考虑)者,莫如修仁义而习文学。仁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接受国君委派的工作);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尊贵显荣):此匹夫之美(普通民众最求的美事)也。然则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为有政如此,则国必乱,主必危矣。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古时候,苍颉创造文字,把围着自己绕圈子的叫做“私”。与“私”相背的叫做“公”。公和私相反的道理,是苍颉就已经知道的。现在还有人认为公私利益相同,这是犯了没有仔细考察的错误。那么为个人打算的话,没有什么比修好仁义、熟读典籍的办法更好了。修好仁义就会得到君主信任,得到君主信任就可

4、以做官;熟读典籍就可以成为高明的老师,成了高明的老师就会显荣。对个人来说,这是最美的事了。然而没有功劳的就能做官。没有爵位就能显荣,形成这样的政治局面。国家就一定陷入混乱,君主就一定面临危险了。所以,互不相容的事情,是不能并存的。3、斩敌者受赏,而高(意动用法,以…..为高,推崇)慈惠之行;拔(攻占,夺取)城者受爵禄,而信廉爱之说;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甲厉(后来写作砺)兵以备难,而美(意动用法,以¡¡为美,崇尚)荐绅之饰;富国以农,距(拒)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废(废弃不用)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举行(措施)如此,治强不可得也。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

5、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从事耕战的人)者简(怠慢,荒废)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杀敌有功的人本该受到奖赏,但国家却崇尚仁爱慈惠的行为;攻取敌人城池的人本该授予爵禄,但国家却信奉兼爱非攻的学说。采用坚固的铠甲、锋利的兵器来防备战乱,却又提倡宽袍大带的服饰。国家富足靠农民,打击敌人靠士兵,却又看重从事于文章学术的儒生。不用那些尊4君守法的人,而去收养游侠刺客。如此理政,要想使国家太平和强盛是不可能的。国家太平的时候收养儒生和游侠,危难来临的时候要用披坚执锐的士兵。国家给予利益的人并不是国家所要用的人.而国家所要用的人又得不到任何好处。结果从事耕战的人荒废了自己的事业

6、,而游侠和儒生却—天天多了起来,这就是社会陷于混乱的原因所在。4、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富国之书)者家有之,而国愈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故明主用其力,不听其言;赏其功,必禁无用;故民尽死力以从其上。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是以百人事(从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也。现在全国的民众都在谈论如何治国,每家每户都藏有商鞅和管仲的

7、法典,国家却越来越穷,原因就在于空谈耕作的人太多,而真正拿起农具种地的人太少。全国的民众都在谈论如何打仗,每家每户都藏有孙子和吴起的兵书,国家的兵力却越来越弱;原因就在于空谈打仗的人太多.而真正穿起铠甲上阵的人太少。所以明君只使用民众的力量,不听信高谈阔论;奖赏人们的功劳,坚决禁止那些无用的言行。这样民众就会拼命为君主出力。耕种是需要花费气力吃苦耐劳的事情,而民众却愿意去干,因为他们认为可以由此得到富足。打仗是十外危险的事情,而民众却愿意去干,因为他们认为可以出此获得显贵。如今只要擅长文章学术,能说会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