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讲 韩非子 +《历山之农者侵畔》、《五蠹》

第三十讲 韩非子 +《历山之农者侵畔》、《五蠹》

ID:47466267

大小:12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1-11

第三十讲  韩非子 +《历山之农者侵畔》、《五蠹》_第1页
第三十讲  韩非子 +《历山之农者侵畔》、《五蠹》_第2页
第三十讲  韩非子 +《历山之农者侵畔》、《五蠹》_第3页
第三十讲  韩非子 +《历山之农者侵畔》、《五蠹》_第4页
第三十讲  韩非子 +《历山之农者侵畔》、《五蠹》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十讲 韩非子 +《历山之农者侵畔》、《五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力主編《古代漢語》教案(講義)Word版第三十講韓非子+《歷山之農者侵畔》、《五蠹》【教學目標】1、人文知識:瞭解韓非子及法家的相關文學、文化常識2、常用字詞:掌握《歷山之農者侵畔》《五蠹》中的常用字詞,通假字、古今字等用字現象3、語法修辭(一)語法①判斷句②倒裝句:1)賓語前置;2)主謂倒裝③詞類活用:1)使動用法:舉而上之。楚姦不上聞。2)意動用法:而高慈惠之行……而信廉愛之說……而美薦紳之飾……而貴文學之士。④特殊主謂結構:耕之用力也勞…戰之爲事也危——“之”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二)修辭互文見義:【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爲教;無先

2、王之語,以吏爲師。——“法”與“吏”對舉而義通。】【則海內雖有破亡之國,削滅之朝,亦勿怪矣。——破敗削亡之國家與朝廷】4、思想義理:批駁儒家過於美化堯舜的做法;斥責儒者、遊俠、縱橫家、患禦者(國君的近臣)、商工之民爲五蠹,抨擊時政,提出重農尚武、以法制治國的主張。【教學重點、難點】重點:上列2、3、4难点:上述3【教學方法】講讀法【教學工具】多媒體投影儀+PPT【教學時數】二課時(或4課時)韓非子韓非,戰國末期韓國的諸公子,是當時儒派大師荀卿的學生。韓非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術思想,同時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學說,成爲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

3、3年),因受李斯的讒害,被殺於秦。他的著作後人稱作《韓非子》。他反對以血統爲中心的等級制度,提倡“貴族”、“民萌”(氓)平等;反對“用人唯親”,提倡“用人唯賢”;反對儒家的“禮治”,提倡“法治”;同時還提出“術”(君主駕馭臣民的手段)和“勢”(君主的權力)來和“法”相輔相成。韓非的文章在先秦諸子散文中是很具特色的:嚴刻峻峭,周密細緻。-16-《韓非子》現存五十五篇,通行的注本是清人王先慎的《韓非子集解》。今人陳奇猷的《韓非子集釋》、梁啟雄的《韓子淺解》,搜集的資料比較完備,可以參考。——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1]。信賞必罰[2],以輔禮制。《易》曰:“先

4、王以明罰飭法[3]。”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爲之[4],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5]。(《漢書·藝文志·諸子略》)[1]理官,審理獄訟的官,即法官。[2]信,誠。必,果。兩個詞都用如動詞。[3]飭,整頓。這句話見於《周易·噬嗑(shìhé)卦》,但“飭”作“敕”。[4]刻,刻薄,仁厚的反面。[5]薄厚,使仁厚變爲刻薄。歷山之農者侵畔【導讀】堯和舜是古代儒家十分推崇的兩位遠古帝王,尤其是舜,被儒家看作是德治的典範。韓非子在這篇文章中批駁了儒家的這種過於美化的做法。他用利矛與堅盾不能共存的寓言來說明:如果認爲堯是聖君,那麽

5、就不可能産生舜那樣的道德楷模;反過來,如果認爲舜用他的道德楷模作用來感化糾正邪惡,使民風歸於純正,那麽就說明堯的治理有問題。而且,靠道德感化,逐一糾偏,事實上不可能在舜有限的生命過程中使天下都樹立起好的風尚的。歷山之農者侵畔1,舜往耕焉,朞年2,甽畝正3。河濱之漁者爭坻4,舜往漁焉,朞年而讓長5。東夷之陶者器苦窳6,舜往陶焉,朞年而器牢。仲尼歎曰:“耕、漁與陶,非舜官也7,而舜往爲之者,所以救敗也8。舜其信仁乎9!乃躬藉處苦而民從之10,故曰:聖人之德化乎11!”或問儒者曰12:“方此時也13,堯安在14?”其人曰15:“堯爲天子。”然則仲尼之聖堯奈何1

6、6?聖人明察在上位,將使天下無姦也17。今耕漁不爭18,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敗也,則是堯有失也。賢舜19,則去堯之明察20;聖堯,則去舜之德化:不可兩得也21。楚人有鬻楯與矛者22,譽之曰:“吾楯之堅,莫能陷也23。”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24。”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楯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堯、舜之不可兩譽,矛楯之說也。且舜救敗,朞年已一過25,三年已三過。舜有盡26,壽有盡,天下過無已者27,以有盡逐無已,所止者寡矣28。賞罰使天下必行之,令曰:“中程者賞29,弗中程者誅30。”令朝至

7、暮變31,暮至朝變,十日而海內畢矣32,奚待朞年?舜猶不以此說堯令從己,乃躬親,不亦無術乎33?且夫以身爲苦而後化民者,堯、舜之所難也34;處勢而驕下者35,庸主之所易也36。將治天下,釋庸主之所易37,道堯、舜之所難38,未可與爲政也39。”(《韓非子·難一》)【註釋】[1]歷山:古山名,相傳舜曾在這裏耕種。所在地說法不一,較通行的一種說法是在今山東省濟南市東南,又名舜耕山。侵畔:越過田界侵佔別人的田地。畔:田界。[2]朞(jī)年:一週年。下同。[3]甽畝正:意思是田界不再被破壞侵佔。甽(quǎn):同“畎”,田間的水溝。畝:田壟。“畎”-16-和“

8、畝”常用來作爲田界。——飛案:畎—甽,異體字,一形聲造一會意造。[4]河:黃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