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0058
大小:4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7-20
《浅析《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的典故翻译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西厢记》许渊冲译本的典故翻译策略摘要:王实甫的《西厢记》是被誉为“天下夺魁”的杰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许渊冲译本将其清雅的文辞,生动的形象一一再现,并在处理典故翻译时巧妙运用了三种翻译策略,值得我们借鉴。关键词:《西厢记》,典故翻译,许渊冲王实甫的《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金圣叹在其《圣叹外书》中曾评道:“《西厢记》非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极言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而书中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历史典故,为此番绝妙增色不少。然而典故中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也为试图将此妙文传向世界的翻译工作者增添了许多难题。许译《西厢记》是许渊冲先生的巅峰之作,充分展现
2、了他在音韵调整、形式构建、意境营造、词汇筛选方面的杰出才能,也显示了他在典故英译上的深厚功力。本文将从翻译技巧的角度分析许译《西厢记》中典故翻译的几种对策。一、代以西方文化中的相应意象例1:第一本第三折《酬韵》我虽不及司马相如,小姐你莫非倒是一位文君?(王58)AlthoughIamnotagoodlutist,Shemaybealute-lover.(王59)此折写到莺莺夜至后花园内烧香,烧至一半,倚栏长叹。张生隔墙窥视,有感而发,遂有这段唱词。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赢得了卓文君的芳心,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在这里,张生自比司马相如,将莺莺比作卓文君,意指两人心
3、有灵犀,欲借琴音追求美人之心一表无疑。同时,这一典故还暗示张生与莺莺这对才子佳人将同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样,冲破封建传统及婚姻制度,建立起相亲相爱、忠贞不渝的爱情婚姻关系。许译中将司马相如译作“goodlutist”,将卓文君译为“lute-lover”。从音韵的角度来讲,使用了头韵,平添一种音韵美。此外,从意象的角度讲,lute-lover并非译者凭空捏造,而是西方文学中屡次出现的经典意象。如:拜伦在《唐璜》第三章中写到:TheScianandTeianmuse,TheHero’sharp,theLover’slute,Havefoundthefameyourshor
4、esrefuse.开奥的缪斯,蒂奥的缪斯,那英雄的竖琴,恋人的琵琶,原在你的岸上博得了声誉,而今在这发源地反倒喑哑。(查良铮译)4而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丁尼生也在诗歌《在爱情里》中,运用了lover’slute这一意象。Thelittleriftwithinthelover’slute,Orlittlepittedspeckingarner’dfruit,Thatrottinginwardslowlymouldersall.爱人诗琴上的细小裂痕,或者储放的水果上的微小伤口,将一点一点侵蚀所有。由以上两例可见,在西方文化中,“lover’slute”代表着对爱情或爱人的
5、向往与追求。而许渊冲先生选择用“lute-lover”和“lutist”来分别替代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而不是简单地直译或意译为“suitorandhislover”,考虑了西方读者的审美需求,使西方读者在阅读译本时,也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审美体验。同时,“lute”和凤求凰典故中的古琴相互呼应,有异曲同工之妙。例2:第三本第一折《前候》你偷香手,还准备折桂枝。(王196)YourhandsthatwishtocarryofftheladyfairMustbereadytopluckthelaurelcrown.(王197)此折写到崔夫人失信于人,拒绝将莺莺许配给张生,反令
6、二人以兄妹相称。红娘替莺莺探望张生,见其因相思害病,便劝他以功名为念,“休堕了志气”。王实甫此处使用的典故蟾宫折桂,是中国文化中十分常见的意象,用来表示读书人金榜题名。巧合的是,在古希腊,人们常以月桂树叶编成冠冕,奉献给英雄或诗人,以表崇敬。后来在英国还有“桂冠诗人”(poetlaureate)的称号,开始是大学授予,到英王詹姆斯一世时,便成为王室御用诗人的专称。许译以“thelaurelcrown”代译“桂枝”,不仅与原句意象相符,同时也考虑到了这一短语在西方文化中的特殊意义,在内涵上也互相呼应,取得了使西方读者“知之”、“乐之”、“好之”的效果。此外,动词“plu
7、ck”可作“采摘”解,与“桂枝”搭配;亦可作“抢夺”解,与“桂冠”搭配,用得恰到好处。以“pluckthelaurelcrown”翻译“折桂枝”,不仅使我们认识到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巧合,也显示了译者学贯中西的学术素养,正是这两点,才使翻译实践中的美好“姻缘”成为可能。二、意译为主,辅以直译许渊冲先生在处理《西厢记》中的典故时,主要采用的是意译手法,确切地说,是在不损失原句思想的前提下,将典故中的具体人物转换为泛指的身份或形象。如将“西子太真”译为“themostfamousbeautiesofold”;将“沈约”,“宋玉”译为“sickandsa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