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小议.doc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小议.doc

ID:2999965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上传者:U-1075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小议.doc_第1页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小议.doc_第2页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小议.doc_第3页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小议.doc_第4页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小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小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小议  摘要:《汉语语言文字启蒙》自诞生以来,受到了学界的极大关注,有关《启蒙》汉语教材的研究层出不穷。笔者结合前人对《启蒙》汉语教材的研究,在教材使用的基础上,归纳《启蒙》汉语教材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为教师使用《启蒙》汉语教材提供借鉴参考,并就《启蒙》汉语教材为代表的字本位教学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字本位汉语教学  一、引言  由白乐桑和张朋朋主编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于1989年在法国出版。自《启蒙》汉语教材诞生之初,汉语教学界就对这本“字本位教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刘社会是较早对《启蒙》汉语教材�M行评介的学者之一。1997年,该教材引进中国翻译出版后,围绕《启蒙》汉语教材的研究和讨论更是层出不穷,代表学者有王若江、刘颂浩、施正宇、陆俭明、施春宏等。作为一部上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教材,能在汉语教学界一直受到如此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足见学界对《启蒙》汉语教材的重视。   笔者曾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将《启蒙》汉语教材第一册作为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辅助教材,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对《启蒙》汉语教材的看法,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归纳总结了《启蒙》汉语教材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二、关于《启蒙》汉语  优点  1.重视汉字教学  《启蒙》汉语教材尤其重视汉字的教学。如其编者白乐桑所说,《启蒙》汉语教材“全面处理汉字作为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编者在教材第一册的开始部分,就附上了包含四百个汉字的字表,教材的课文、词语和练习,均围绕着四百个汉字展开。此外,编者在教材中的每节课课文之后,均附上“汉字”一栏,其中又细分为“字表”和“记忆技巧”两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记忆技巧”一栏,不仅详细地展示了每一个汉字的书写笔画顺序,而且还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汉字的演变和造字方法,并附上汉字的“甲骨文”或“小篆”字形,这可以说是汉语教材的一大突破。在笔者使用《启蒙》教材的过程中,留学生对教材中的汉字展示部分,给予了积极肯定的评价,包括“有趣”“有帮助”“觉得学习汉字不难”等。由此可见,《启蒙》汉语教材在汉字教学的处理方面,做得比较出色。  2.注重文化教学   注重文化教学,也是《启蒙》汉语教材的一大特色,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每节课课文之后,专门设置“文化”一栏,用外文较为详细地介绍该课课文中出现的文化点。如第1课课文“中国大,日本小”,该课课文讨论中国国土面积大小的问题,而在“文化”一栏中,还介绍了中国的人口、土地面积、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文化脉络等内容,这很大程度上能够加深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除此之外,编者还专门为教材配上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插图,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仅第一册教材中,就出现了23幅占据一整页的插图,插图内容包括古人行礼、中国学堂、中国地图、十二生肖、团圆饭等内容,其中有15幅插图中出现了汉字,这些带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插图,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之中,对学生学习汉语产生积极影响。  3.为汉语教学提供新思路  《启蒙》汉语教材的出版,对于汉语教学界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在《启蒙》汉语教材未出版之前,中国汉语教学界就已经有一部分学者,意识到了词本位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始终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而《启蒙》汉语教材的出现,为汉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大批学者就《启蒙》汉语教材中的字本位教学法展开热议,这既使字本位的理论体系更加深化, 又推动了学者对词本位教学的反思,促进了汉语教学的整体发展。尽管《启蒙》汉语教材是汉语教学的“舶来品”,但其能够从汉字的特点出发,围绕汉字编写整本教材,详细介绍汉字的结构、书写和起源,并在课文的前后附上丰富有趣的中西方插图,这对于汉语教材,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编写的汉语教材来说,实属难能可贵,为当时的汉语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至今仍对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不足  1.偏废交际能力   作为一部提倡字本位教学的汉语教材,《启蒙》汉语在教材的设计过程中全然围绕400个汉字展开,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汉字认读和书写的能力,但是势必会存在牺牲言语交际能力的问题。譬如《启蒙》汉语教材第一课,为了使课文围绕相关汉字展开,以“中国大,日本小”为主题展开课文讨论,于是便出现了“中国大吗?中国很大;日本大吗?日本不大,很小。”这样的对话,使初次接触汉语的学习者,尤其是汉语自学者全然不知其所云。一般的词本位汉语教材,第一课大都围绕问候和打招呼来展开,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虽然词本位教材对汉字的学习关注不够,但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学生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现学现用,提升语言交际能力。而《启蒙》汉语教材以字定词,每篇课文均围绕数个汉字展开,这虽强调了汉字的作用,但却偏废了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种削足适履的味道。  2.过于追求字词比  《启蒙》汉语教材曾因高字词比而受到部分学者的大加称赞,笔者认为,追求过高的字词比反而是《启蒙》汉语的一大弊端。据王若江统计,《启蒙》汉语教材400个汉字,对应着1586个词语,字词比高达1:3.97。然而在这1586个词语中,有896个词语是字表中收录的补充词语,是没有在课文出现的“无语境词”,总词表中的词语有一半以上没有在课文中出现,这对于汉语学习者,尤其是初级汉语学习者来说,无疑会造成很大困难。同时,字表中收录的词语,同一个汉字对应的语素义相差甚远,学习者无法建立词义之间的关联,如第一篇课文中出现的“小”字,字表收录词语为“小人”与“大小”,前者“小”的语素义为“品质低下”,后者“小”的语素义为“细;微。与‘大’相对”,两者虽然同样以“小”字作为符号载体,但是语素义截然不同。同一个汉字所构成词语的词义相差甚远,这无形中会增大学习者的词汇学习负担。此外,过高的字词比,虽然能够某种程度上增加汉字的复现率,但这也意味着学习者学习掌握新汉字的机会减少。《启蒙》汉语教材字表中的400个汉字,限制了初级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需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