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

ID:29990040

大小:54.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5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课文梳理 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课文梳理八(上)第三单元课文梳理8-1-09.纪念白求恩【重点词语】殉职热忱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鄙视【主要内容】这篇议论文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开头先简要介绍白求恩的国籍、身分、年龄、来华目的和以身殉职等情况,接着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并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高度,分析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在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中的重大作用,强调中央党员学习白求恩的重大意义。接着从品德、修养的角度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同时批评了我们队伍中的不良现象,进一步强调学习白求恩的必要。然后从对待技术工作的态度,赞扬

2、白求恩是很全面的专家,并指出其教育意义。文末在简要介绍作者与白求恩的个人交往的基础上,抒写悲痛的心情,再次号召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课文结构】第1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2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3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4段:表示悼念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特别是学习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写作特色】1.夹叙夹议的写法。本文是议论文,叙议为主,叙议结合。一、三、四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这

3、样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他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习。2.对比的写法。二、三两段里面都有对比,第二段正反对比鲜明;第三段的对比,笔法灵活。通过对比,能更加突出白求恩的高贵品质。8-1-10*谈语言【重点词语】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不假思索头头是道以讹传讹斟酌约定俗成一劳永逸【课文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第二部分:第2—5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1)第2段,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2)第3、4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3)第5段,朱自清的文章做

4、作的不好,朴实的好。第三部分:第6—10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1)第6、7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2)第8、9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3)第10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4)第11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5)第12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语言品析】1.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语言学家的话生动形象,你能具体说明一下吗?)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将爱语言这个工具比喻成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

5、强调掌握好语言工具的必要。2.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为什么要提及这种现象呢?)说明社会上还有相当多的人不太重视语言的规范性。为了纯净和规范祖国的语言,作者又提及这种现象,以引起人们的注意。8-1-11最苦与最乐【重点词语】心安理得仁人志士如释重负任重而道远悲天悯人自投苦海【课文结构】8-1-12*懒惰的智慧【重点词语】训诫捷径裨益筋疲力尽循规蹈矩疲惫不堪良苦用心毫无例外【文章主旨】文章用一系列的事实说明了一个常为习惯思维所忽视的道理:讨厌吃苦受累的“懒惰”情绪,激励了发

6、明;想在脑力劳动中寻找捷径的“懒汉”,促进了人类进步。【结构分析】本文作者是美国作家,论文的结构与我们常见的国内人士写的较工整的“总—分—总”的论述结构不同,本文分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提出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侧重论证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第1~3段),用社会普遍现象做论据论证。第1段:开头在正反对比(人们对“懒惰”的不同理解)中提出作者的见解: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的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

7、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即论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进步)。紧接着举家务劳动中的例子,论证没有懒汉的思想,人们将因面对单调的劳作而忙忙碌碌。第2段:举职业劳动中的例子,论证没有懒汉的思想,人们将因面对单调的劳作而疲惫不堪。第3段:举社会发展进步中,取水(详写)和渡水(略写)方式变化的例子,说明没有懒汉的思想,人们将面对单调乏味的劳作(挑着水翻山越岭,沿着湖边绕过去)。这三个自然段所举例子从范围上看由小到大(家务劳动——职业劳动——社会进步发展),说服力也递增;从论证角度上看也不断变化,先侧重于反面论证,再侧重于正反对比论证

8、,最后侧重于正面论证。第二层(第4~5段),用个别典型事例做论据论证。第4段:以少年波特发明阀门的初衷是为了能“偷懒”,论证“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第5段:人类动机研究者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的研究证实: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都是懒汉(详写),并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