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977343
大小:66.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错误,也是课堂奇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错误,也是课堂奇葩》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错误产生,在学生眼里,错误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耻辱。很多学生把回答错误和耻辱联系在一起,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进行大胆的表白,担心因为自己出错而受到同学的嘲笑,这在高段的教学中尤为常见。在老师眼里,学生出现错误时也常常谈错色变。当学生发言出现错误的答案时,老师要么立快刀斩乱麻,或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嘴,再接二连三换学生回答,直至满意为止;或以执牛耳者的姿势亲自加以纠正,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正因为如此,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失去了许多学习的机会。真实的课堂学生哪能不犯错?出错是学
2、生的权利,有了学生的错误,我们才会及时地找到教学症结所在。在教学中,老师应把学生的差错看成是难得的问题资源,并且加以运用,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出她应有的勃勃生机。一、善待错误问题,营造和谐氛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良好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来源于学生学习过程的错误资源最贴近学生,学生对来自与自身的错误本身就存在很强的好奇心,这比老师硬塞给他们几个问题要有用的多。所以只要合理利用“错误资源”,就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
3、发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应用题:3名工人2小时加工120个零件,某车间12名工人8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大多数学生都根据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列式解答,算式为120÷3÷2×12×8=1920个,有一位同学却列式为:120×(12÷3)×(8÷2)=1920个。我不动声色地将其板书到黑板上。学生一看,纷纷摇头。我会心一笑,并示意大家让我们来听听这位同学的解题思路吧。他说:这个车间的人数是条件中人数的(12÷3)倍,这个车间的工作时间是条件中时间的(8÷2)倍,利用倍数问题来
4、解决的。在这位同学的启发和影响下,其他同学也不再局限于常规思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重新思考,列出了如120÷3×12×(8÷2)等不同的解法。试想当学生出现错误得到的却是老师的大声呵斥时,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能调动的起来吗?心灵的伤害远远超过肉体的摧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把学生当人看。课堂上的错误回答不正是我们自己教学中的缺失吗?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该轻易给学生的错误解法判死刑,而要充分给予学生讲理的机会,在分析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挖掘错误背后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的给予点拨和鼓励
5、,保护学生难得的创新火花。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善待、宽容、利用错误问题,才能为学生开辟出一片创新的新天地,达到激活创新思维的目的。二、捕捉错误资源,激发探究欲望。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错误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反映,蕴含着宝贵的亮点,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探求其产生错误的内在因素,则能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
6、时有这么一个片断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我出示一个两邻边分别为5厘米、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框架,让学生试着求它的面积,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生:5×4=20(平方厘米),我是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想出来的。(这个想法显然错了,但我没有马上否定)师:你能用已学的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一点很好!那么,这个想法对不对呢?请大家继续看。(我继续演示:拉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使平行四边形越来越扁,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面积越来越小,得出的结论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能用两条相邻的边相乘来计算)师:在拉动的过程中,相邻两边的长度没有变,面积为什么会越来越小呢?(经过观察讨论,发现平行四边形
7、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师:它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你能否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的图形来求出它的面积呢?请大家拿出平行四边形纸测量出它的底和高,通过小组合作,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此案例一直以来是我难以忘怀的,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新课中当我放手让学生试学时,他只能用以前学过的长方形面积来计算,我没有呵斥他,而是因势利导,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合理成分——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自己去发现新的数学奥秘。教学首先要以人为本,在尊重学生的同时,通过适时巧妙的引领,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出错的学生不因错误而悔
8、恨。三、正视错误问题,完善认知能力。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教学流程的顺畅,在教学时有不少教师层层铺垫,处处设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