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导师情况介绍(不分先后)

教育学原理专业导师情况介绍(不分先后)

ID:29975819

大小:1.83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教育学原理专业导师情况介绍(不分先后)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导师情况介绍(不分先后)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导师情况介绍(不分先后)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导师情况介绍(不分先后)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导师情况介绍(不分先后)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专业导师情况介绍(不分先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学原理专业导师情况介绍(不分先后)赵志毅简介赵志毅男,1957年7月生,教育学博士,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特聘岗),博士研究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   1996年1月赴美国夏威夷大学开展学术交流。1997年1月至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学校公民道德教育。1997年12月、1999年10月赴日本福冈县立大学学术访问,考察基础教育。1999年1月至2月在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高级教育管理人才进修班结业,并考察美国基础教育。2006年11月至2007年5月在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做高级访问学

2、者。   曾撰写、主编、参编、合著学术著作、教材、工具书10本(部),在《教育研究》等权威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学术论文《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获2002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中国民族德育论纲》、《文本与人本》分别获2000年度和2005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民族教育、德育原理、师范教育、高等教育、比较教育。参与和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蒋一之简介蒋一之女,1971年生。教授,教育学博士。以教育学、德育论为教学和学术研究方向。

3、浙江省“151”人才、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人才、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培养人选。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各级教育科研课题多项。出版有专著《道德原型与道德教育》、译著《道德教育新论》、编著《青春不脆弱》等,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写全国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浙江省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试用课本《思想政治》,社会影响与效益显著。在研究探索道德教育原理与中小学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曾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等。周志毅简介周志毅男,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

4、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教师教育。曾在全国教育类一级期刊《教育研究》以及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著有《网络学习与教育变革》、《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等专著;主持过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网络社会的教育问题研究》(2002)、浙江省教育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研究》(2005)等研究项目。目前正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增强师范生应对基础教育改革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9)。主要承担研究生的《教育学原理》、《课程论原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009年被评为杭州师范

5、大学“教学十佳”。金岳祥简介金岳祥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杭州市“131人才”,浙江省第三届“教坛新秀”,现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承担《教育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指导2名学生获得“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支持、1名本科生获省挑战杯三等奖,累计指导硕士研究生7名。主要从事比较教育、教育政策比较、教学评价等领域学术研究,先后在全国核心等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5篇,编著教材1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1项、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

6、目1项;获科研奖励2项。个人语录:关爱与鼓励学生;给学生恰当的教育;引领学生成长是我用心行走的旅程。   吴文胜简介吴文胜女,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为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原理和教师教育。主要从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论、教育公共关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五年来,先后独立主持了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前三项已经结题,教育部课题正在进行之中。平时关注中小学教育实践,在《教育理论与实践》、

7、《中小学管理》、《当代教育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有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参编多本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编著书籍,2011年3月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教师与学生创新行为的发展》,专著《教师发展与政治文化研究——基于教师政策演变的分析》即将出版。严从根简介严从根男,安徽庐江人。2001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至2008年9月在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工作。2006年开始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2008年9月离职赴南京师范大学教

8、育科学学院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2011年获博士学位并进入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和德育原理,2008年以来,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7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