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部分电容与工作电容

电容、部分电容与工作电容

ID:29972484

大小:37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5

电容、部分电容与工作电容_第1页
电容、部分电容与工作电容_第2页
电容、部分电容与工作电容_第3页
电容、部分电容与工作电容_第4页
电容、部分电容与工作电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容、部分电容与工作电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电容、部分电容与工作电容——兼答实验1的思考题2陈德智(1)电容两个导体之间存在电容。电容的因果关系是这样的:如果导体带电,则在空间产生电场;电场的分布使得两导体出现一定的电位差,其值U与导体带电量q成正比。电容C即定义为导体带电量q与电压U的比值。因此,电容是对电场的一种集中参数化的描述。只要电场的分布是确定的,两导体之间的电容也是确定的。任意两个导体,无论形态差异多大,都有电容存在。此外,需要说明一点,如果空间只有两个导体,则隐含着两导体带电量必然为和,以满足电荷守恒定律。当讨论多个导体时,各导体的电荷总量也必须满足。当系统中出现第三

2、个导体时,用部分电容描述导体两两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叙述方便,把原来的两个导体编号为1、2,把第三个导体编号为0。此时,导体1、2之间出现部分电容C12,对电路来说还有工作电容Cp。讨论三个电容值C、C12和Cp的数值关系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2)工作电容图1工作电容首先考察工作电容Cp的含义。无疑,如果只有一对导体(编号1、2),将其接入电路中,那么工作电容Cp就等于电容C,即导体带电量q与电压U的比值:。设若保持两导体的带电量q不变,而在场中另外放置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编号为0),则第三个导体0的出现必然改变空间电场的分布,从而导致电压

3、U发生变化,设新的电压值为。对于连结两个导体1、2的电路来说,它并不知道场中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它只关心导体上的电荷与导体之间电压的比值,对它而言,工作电容为。换言之,工作电容就是,在介质中可能存在其它不带电导体的情况下,两个带电导体的电荷q与电压U的比值;当不存在其它导体的时候,工作电容Cp就是普通的电容C。如图1,工作电容;设0号导体不带电,则导体1、2带电量分别为、。根据部分电容公式,有:又,由电容C10和C20的串联关系得:故:从而:。现在分析Cp与C的大小关系。前面说到,Cp的改变在于0号导体(电荷为0)的引入改变了空间电场的分

4、布,从而改变了导体1、2之间的电压。当0号导体位于无限远处时,它对电场的影响忽略不计,因此也就不改变导体1、2之间的工作电容,Cp=C。当0号导体逐渐移近时,保持导体1、2带电量q不变,我们考察1、2号导体之间的电压U12的变化。(a)没有0号导体时(b)有0号导体时图20号导体的引入改变了1、2之间的空间电场为计算U12,可以取连结导体1、2表面的任意一条路径对电场E积分,如图2(a)中的l1和l2。为便于分析,设l1的端点a和b分别为导体1、2表面电场强度E最大的点,我们知道,该点的电场强度,,、为导体表面的自由电荷面密度。显然,、也

5、分别为导体1和导体2表面电荷面密度的最大值。当0号导体逐渐移近时,如图2(b),由于0号导体上感应电荷的影响,导体1上的电荷分布发生改变,a点的部分电荷向靠近0号导体的位置(例如图中的c点附近)转移,这样变小;类似的,也变小,从而沿路径l1上的电场强度E都变小,导致积分量变小,因此,工作电容变大。0号导体对工作电容的影响还可以这样理解:两导体之间的电容取决于导体的表面积和它们之间的距离。当引入第三个导体时,部分介质被短路,因而缩短了导体1、2之间的“电距离”,从而使等效电容增大。从力和能量的角度看,导体系统的总能量可表示为;当0号导体向导

6、体1、2组成的系统靠近时,它受到系统的吸引力,因此电场做正功,从而电场能量减少,也得出Cp增大的结论。综上,可以得出结论:引入其他导体时,工作电容。使用大于等于号“”,是因为存在这样的情形:引入的导体表面刚好填充原来的等位面,则不改变原来的电场分布。读者可以自己寻找这样的例子。图3部分电容的计算(2)部分电容C12根据部分电容的公式,如果将导体1跟导体0短接,即令,则需要注意这个公式和工作电容计算公式的区别。计算工作电容Cp时,0号导体不带电;而计算部分电容C12时,0号导体带电,它与1号导体带电总量为q。0号导体的带电量可以看做是与1号

7、导体短接后分走的部分电荷。设导体2带电量仍为,则1号导体剩余的带电量为。三个导体带电总量仍为0,如图3所示。可以肯定,当0号导体逐渐靠近导体1、2时,它分得的电荷逐步增多,导体1带电量逐步减少,电压也随之下降。因此,要想保持不变,唯一的办法是增大电压,因此0号导体的靠近使部分电容C12减小。0号导体分走的电荷量,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是全部电荷q,从而使C12减小到0(参见下文的算例1);但是,即使0号导体位于无限远处,仍可能有,即(参见下文算例2、算例3)。(3)算例验证(以下推导全部用Mathematica完成)图4平行板电容器算例1:在1

8、、2两个导体组成的平行电容器中,插入一个导体板(编号为0),分析工作电容和部分电容。参数如图4所示,设极板面积为S;忽略边缘效应。解:没有导体0时,电容。插入导体0后,如果保持导体1、2带电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