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xx大桥0#块三角托架计算书

附件一:xx大桥0#块三角托架计算书

ID:29966947

大小:2.08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25

附件一:xx大桥0#块三角托架计算书_第1页
附件一:xx大桥0#块三角托架计算书_第2页
附件一:xx大桥0#块三角托架计算书_第3页
附件一:xx大桥0#块三角托架计算书_第4页
附件一:xx大桥0#块三角托架计算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附件一:xx大桥0#块三角托架计算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XX县XXXX大桥0#托架计算书附件一:XXXX大桥O#块三角托架计算书1、0#块托架结构形式⑴XXXX大桥1#墩高42.84m、2#墩高44.68m,墩身高度较高,其截面形式见图1。经比选,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O号块支撑采用三角托架方案。附图10#块箱梁截面形式⑵三角托架由牛腿、横梁和纵梁三部分组成。在墩身横桥向外侧布置5个牛腿,1个主墩布置10个,根据近似等荷载分配法确定牛腿横桥向间距分别为2.45m,3.08m,3.08m,2.45m。根据牛腿位置及其形式不同分为A、B、C型,其中A、B型牛腿构造上完全一致,仅位置及数量不同,A型牛腿位于墩身正面

2、,一个墩共10片,B型牛腿位于圆端处,一个墩共4片;C型牛腿为2cm厚钢板制成的小牛腿,一个墩共10片,其具体布置形式见图2、3。A型牛腿上布置横梁为两道双拼H40型钢,H40钢间距1.8m;B型牛腿上布置为两道双拼I36a工字钢,工字钢间距1.15m;C型牛腿上横梁为H70钢,中心间距为3.34m。附图20#块托架平面布置示意图-21-XX县XXXX大桥0#托架计算书0#块模板采用钢模板,厚10.5cm,模板底纵梁为I25a,两支墩间纵梁长度为3.94m,悬臂段纵梁长度为3m,留1m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搭设安全围栏,高度不低于1.2m。详见图4。附图30

3、#块托架正面布置示意图附图40#块托架侧面布置示意图-21-XX县XXXX大桥0#托架计算书⑶A型牛腿上支点预埋钢板与B型牛腿预埋钢板间设6根Φ48钢管连通,墩身混凝土浇筑后在钢管中穿入Φ32精轧螺纹钢,并施工预拉力。所有预埋钢板靠混凝土侧均焊接Φ20圆钢,间距与主筋一致,均为150mm,钢板安装时将其与墩身主筋焊接,增加其抗剪能力,具体布置如图5~图8所示。附图5A、C型牛腿预埋钢板对接示意图附图6C型牛腿预埋钢板示意图附图7A、B型牛腿上支点预埋钢板示意图-21-XX县XXXX大桥0#托架计算书附图8A、B型牛腿下支点预埋钢板示意图⑷A、B型牛腿上平杆采

4、用双拼I36a工字钢,斜撑为双拼I25a工字钢。详见图9、图10。附图9A、B牛腿构造大样图附图10A、B牛腿工字钢加工大样图2、设计依据⑴《XXXXXXXXXX大桥施工图设计文件》;⑵《中铁XXXXXX大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21-XX县XXXX大桥0#托架计算书⑷《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⑸《钢结构设计规范》(GB/T700-2006);⑹《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⑺《热轧型钢》(GB/T706–2008);⑻《碳素结构钢》(GB/T700–2

5、006)。3、结构受力分析3.1荷载计算3.1.10号块梁段重量0#梁段悬出墩外2m重量设为G1端,翼缘部分重量设为G1翼,两支墩之间重量设为G1中,墩顶部分重量为G1墩。如图11所示。附图110#块平面图0#块两端悬出墩顶部分(不计两侧翼缘板)混凝土体积均为85.2m3,C55钢筋混凝土容重ρ=26KN/m3,则箱梁自重为:G1端=ρ×V=2215.2KN;0号块梁段翼缘部分混凝土体积两端各为24.5m3,C55钢筋混凝土容重ρ=26KN/m3,则箱梁自重为:G1翼=ρ×V=637KN;0号块梁段两支墩范围内混凝土体积为155.2m3,C55钢筋混凝土容重

6、ρ=26KN/m3,则箱梁自重为:G1中=ρ×V=4035.2KN;0号块梁段墩顶范围内混凝土体积各为184.1m3,G1墩=4786.6KN;不参与计算,0号梁段总重量为19310.8KN。3.1.2施工荷载3.1.2.1牛腿支架、横梁、碗扣支架、模板等支架荷载暂按混凝土自重的0.2倍计算;现牛腿支架、模板等支架荷载取值按照混凝土自重的25%计算:-21-XX县XXXX大桥0#托架计算书G2端=G1端×20%=443KNG2翼=G1翼×20%=127.4KNG2中=G1中×20%=807KN3.1.2.2振捣砼时产生的振捣荷载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7、》第4.1.2条规定:取;Q1端=×2×12=48KNQ1翼=×4.5×12=108KNQ1中=×4×12=96KN3.1.2.3人工及机具荷载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第4.1.2条规定:取=1kN/m2;Q2端=×2×12=24KNQ2翼=×4.5×12=54KNQ2中=×4×12=48KN3.1.3计算荷载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荷载效应组合为:查表4.2.3规定选取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1.4。则有:S端=(2215.2+443)×1.2+(48+24)×1.4=3290.6KNS翼=(637+127.4)×1

8、.2+(108+54)×1.4=1144.1KNS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