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疏港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标)

港疏港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标)

ID:29951913

大小:253.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2-25

港疏港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标)_第1页
港疏港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标)_第2页
港疏港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标)_第3页
港疏港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标)_第4页
港疏港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港疏港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项目的特点分析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方案第六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第七章:创优质工程目标及规划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第九章:资金需求计划及保护措施第十章:施工进度计划第十一章:保证工期的措施第十二章: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第十三章:环境保护与节能措施第十四章:文明施工措施第十五章:保修期内服务措施第十六章:土方弃运施工方案及超运距单价成本核算第十七章:其他应明确的事项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建设规模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本标段位于连云港新浦区和灌云县,起点位于小王庄附

2、近(桩号K12+300),终点位于水厂北约100m处桩号K19+500),长7.2KM。本航道在新鑫桥和烧香河公墓两处有较大转弯,其他航段基本顺直,航道面宽为30~60m,水深2.5m左右,现状航道等级为六级,该航道两侧均为自然岸坡,冲刷较严重,浅水区域有大量芦苇,沿岸两侧基本为农田和杨树林,有少量村庄民房分布。本标段有两座跨线桥梁:新鑫桥(桩号K18+800)、穿心桥(桩号K13+200)航道右岸(起点至桩号K17+600)有一条地下卤水管道,并在桩号K17+600处下穿航道,另外在桩号K17+100处为烧香公墓。本工程施工主要包括三级航道疏浚里程7.2km,修建护岸14.

3、2km(单侧),永久征地608亩,施工临时征地130亩;堆土临时征地1559亩;拆迁房屋1210m3;陆上土方1264217m3;水下土方972220m3;围堰填土量21597m3;护岸后方回填197703m3;灌砌块石重力式护岸6149m;金属网护垫斜坡式护岸8072m;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6149m。2、建设标准本航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1.03m,最高通航水位2.96m。一般常水位1.56m。不设纵坡,河底高程为-2.17m。本航道按三级标准实施,航道标准断面为:底宽45m,面宽为70m,航道水深为3.2m,河底水下边坡为1:5。本工程护岸建筑物安全等级为3级。3、工程地质

4、、地形条件区内地形平坦,水网密布,沟渠众多,在盐河东侧有一乡村公路,其他位置公路较少,交通不甚方便。水域通道从北向南要过多道闸口,沿河两岸芦苇发育,河道宽窄不一,水深较浅,地貌上归属黄淮冲积平原,本区段为一套全新统河湖相沉积地层结构特征,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大致层位为:①人工填土,一般为0.4~0.8m;主要为耕填土和填筑土。褐黄色,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呈松散状,夹较多植物根。填筑土多为杂色,含碎石,以粘性土为主。②粉质粘土及粘土,一般厚1.1~5.0m;黄褐色,湿~饱和,一般呈可塑~硬塑状态,局部为软塑状态,表层含植物根系,局部混砂。③淤泥及淤泥质粉质粘土,一般层厚0.8~

5、17.8m;灰黑色,灰~深灰色,饱和,流塑状态,局部为软塑状态,无臭味或少许臭味,含少许贝壳,含云母及少量腐植物,夹薄层粉土、粉砂,具高含水量,高压缩性。本层软土层厚变化很大,里程桩号K16以前层厚一般大于10米,K16~K21之间层厚一般为5~10米,K21以后层厚一般小于5米。层厚大于15米的地段主要集中在K10以前。④粘土及粉质粘土;分为粉质粘土、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三个亚层。灰色、灰黄色、黄褐色、饱和,一般呈硬塑~可塑状态,混砂多量,含云母。中等压缩性,层位较稳定,分布较连续。揭穿处层厚3.4~26.9m。⑤粘土及粉质粘土:灰黄色~黄褐色,含云母、铁锰氧化物及铁锰质结

6、核,局部夹有薄层粉细砂,一般呈硬塑~可塑状态,局部软塑状态。4、气候特征拟建工程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属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区,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性、不稳定性、过渡性特征。春季雨量偏少,有寒流。春夏之交时有冰雹,夏季多暴雨,夏季有台风。冬季多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正常年景少雨雪。七、八、九三个月盛行东南季风,常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受台风影响7~9月多暴雨。5、地震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旱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勘区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0.1g,本区的地震动参数对应

7、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Ⅶ度,总体按Ⅶ度考虑。第二章:项目的特点分析1、地质情况较复杂,合理确定各个施工坡比本标段施工里程长达7.2公里,标段范围内土层情况较复杂,软土层厚变化很大,从5米到大于15米层厚都有分布,在进行各个部位和层次的土方开挖时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坡比,在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地质土层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以保证能进行后续工序的正常施工。2、不断航施工,围堰设置等现场施工要求高按本工程特点及业主的相关要求,本工程的护岸及航道疏浚采用的是分段交错推进的方式进行,不允许断航施工。而本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