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笔墨_大学美术毕业论

浅谈中国画笔墨_大学美术毕业论

ID:29949486

大小:13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5

浅谈中国画笔墨_大学美术毕业论_第1页
浅谈中国画笔墨_大学美术毕业论_第2页
浅谈中国画笔墨_大学美术毕业论_第3页
浅谈中国画笔墨_大学美术毕业论_第4页
浅谈中国画笔墨_大学美术毕业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画笔墨_大学美术毕业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号:20075171039学年论文(设计)(本科)系(院)美术学院专业美术学年级2007姓名李姗论文(设计)题目浅谈中国画笔墨指导教师李小滨职称讲师成绩良好2009年5月29日9目录摘要…………………………………………………………………2关键词………………………………………………………………2一、中国画的外在形式—笔墨语言………………………………2(一)笔墨是画家人格的具体襄理………………………………2(二)笔墨是中国画语言的承载者………………………………3二、中国画的笔墨内涵……………………………………………3(一)气质内美…………………………………………

2、………3(二)笔墨意境…………………………………………………4三、中国画笔墨的发展…………………………………………6参考文献……………………………………………………………79浅谈中国画笔墨姓名:李姗学号:20075171039美术学院美术学指导教师:李小滨职称:讲师摘要:中国画是世界画坛艺术之林中一座自成体系的艺术高峰,浓缩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哲理思考的内涵,从而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而这一切又都是通过中国画独特的外在形式——“笔墨”呈现和完成的。中国画笔墨语言作为中国画的外在“形式”与它的内在“内容”的概念变得日益难分。就我们今天的认识而言,

3、“笔墨”既是中国画语言的承载者,又具有其特殊的笔墨内涵,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丰富壮大。黄宾虹说:“画中三昧,舍笔墨无由参悟。”没有笔墨,就无由谈论中国画。中国画的魅力也在于笔墨之美,舍弃了这一点,就等于舍弃了中国画的命脉和灵魂。关键词:中国画;笔墨;气质;内美;发展一、画的外在形式——笔墨语言(一)笔墨是画家人格的具体襄理中国画是世界画坛艺术之林中一座自成体系的艺术高峰,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反映了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与思考,是民族精神的艺术结晶。它以笔墨语言为中心,又与中国书法同源又同道的艺术理念,充分展示作者心

4、灵世界最真切的个性宣泄。中国画强调有笔有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现代黄宾虹认为:“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以笔出”。黄宾虹主张“六法通八法,”即以书法入画,并在总结前人笔墨的基础上提出了“平、圆、留、重、变”的著名五笔法。这无疑为他以后的画风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在实践中提出了“浓、破、泼、淡、焦、积、宿”七墨法,着重在用墨上追求层次的变化,以表现山川的浑厚之气,达求法备气至、元气淋漓的境界。晚期将“五笔法”与“七墨法”并用,提出水法、溃墨法等技法,并创章法之真。黄宾虹用笔用墨的“五笔法”和“七墨法”,可谓“笔精墨妙;神韵贯通”。他的山水画创作,无论

5、是用笔还是用墨都达到了“尽其灵而足其神”9之境地。他的用笔沉厚凝重,刚健劲遒,自然天成,极呈光鲜之气,并在千变万化的笔墨运转中,透逸出物象自然及主体心境浑然一体的境界。在黄宾虹看来,中国画的笔墨并不全是技法,实是包含了情景、个性、学养、思想的集合体,是人格化的表现。因此,笔墨就需强调力,气韵就需有气接,这“力”,这“气”,又全在于画家本人,在于画家自身的整体素质。(二)笔墨是中国画语言的承载者笔墨是中国画语言的承载者,是画学精神的体现者。笔墨随着文人画的发展,至明清已经形成了有着严格自律性的范式。今天,笔墨仍然是作用于当代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最为宝贵的传统资源。

6、   文人画发展至清末,其独特的笔墨语言体系,已经完成了由“再现”到“表现”的转换过程。在文人画的创作实践中,题材和内容仅只起到媒介作用,而蕴涵于笔墨之中的丰富的人文信息,已在绘画的意境营造、意旨表达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笔墨的丰富变化传递出的多样的审美感动,已使文人画的笔墨语言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这使得文人画的笔墨形态更加贴进绘画艺术的语言本体意义。       因此,我们说,“笔墨”不仅是中国画语言的承载者,同时又是一种精神载体,是一种能够敏锐记录创作者情感意绪,准确传达其审美判断的精神载体,这与西方绘画由“表现”至“抽象”的现代历程有颇多相似之处。不

7、同于西方抽象绘画的是,文人画的发展始终不曾偏离“中庸”、“中和”的传统文化轴线,因此,在强化笔墨语言本体功能的同时,文人画未曾完全抛开具体的物象,而是将笔墨的表现功能,始终依附于具体的物象之上,只是对笔墨语言精神功能的开发,远大于对具体物象的物性描摹。石涛的“不似之似”、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当是对文人画笔墨形态的精确定义。二、中国画的笔墨内涵(一)气质内美中国画秉承着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不仅9是画家心灵情愫的宣泄与民族精神文化内涵显现,也是笔墨气质的体现。它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手段、独特技法去审视,去描绘、表现,与此同时充分真切展示宣泄作者的心灵世界。

8、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传达的心灵声音最真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