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3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人民版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3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人民版

ID:29946146

大小:52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3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人民版_第1页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3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人民版_第2页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3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人民版_第3页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3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人民版_第4页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3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3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训练3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史学家郑大华认为:《海国图志》以博见长,《瀛环志略》以精取胜。《瀛环志略》之长在“开眼看世界”,《海国图志》之长在主张“师夷长技”,亦即向西方学习。《海国图志》成书于清朝(  )A.康乾时期B.道咸时期C.同光时期D.宣统时期解析 《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时期的思想家魏源撰写的一部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这一时期处在道光皇帝统治时期。答案 B2.鸦片战争前后,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士大夫首先冲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教条束缚,掀起一股“悉夷”“知夷”、编纂舆地著作之热。他们

2、(  )A.完全抛弃了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B.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C.旨在获取符合国际惯例的外交礼仪D.目的是运用西学以救中国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历史现象及其本质的能力,切入点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演变。依据材料所说士大夫悉夷、知夷、编纂舆地著作的具体史实分析,他们的目的在于了解、研究中国以外的世界情况,谋求抵御外侮;但这种做法还未上升到“运用西学以救中国”的高度。答案 B3.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的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

3、.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解析 从题干中看出“夷务”变成“洋务”和“西学”,改变了对西方的藐视,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答案 A4.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林则徐和魏源、洋务派相比,其主要不同是(  )A.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C.学习西方的管理体制D.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解析 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突破了器物层面,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推动了中国政治领域的近代化。答案 D5.清末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指出:“要而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

4、,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论不变法之害》1896年8月19日)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梁启超D.孙中山解析 解答本题要阅读材料并提炼相关信息,注意“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论不变法之害》”隐含的信息,据此判断选C项。答案 C6.中国是一个文章的国家,文章之国,所以你写书也好,你研究学术也好,传达范围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假如你能写出一篇准确地反映一个时代问题的大文章,

5、那确实是会风行天下,洛阳纸贵。依此推论,19世纪末能够准确反映中国的时代问题并风行天下的大文章应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孔子改制考》D.《民报·发刊词》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材料,依据19世纪末与反映时代问题进行推论。答案 C7.“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属康梁”这句诗描述了清末一次著名的思想政治运动,其背景之一是(  )A.《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社会与民族危机C.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D.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完整方案解析 依据材料判断,这次思想政治运动是维新变法运动。答案 C

6、8.在东渡日本的轮船上,梁启超写下了《去国行》,“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从此他开始了长达14年的流亡生活。导致梁启超流亡日本的原因在于(  )A.公车上书后遭到清政府通缉B.戊戌政变后遭到清政府通缉C.梁启超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D.梁启超反对张勋复辟遭通缉解析 解答本题要依据材料提示的基本信息,如“君恩友仇两未报”“东渡日本(14年)”等分析,梁启超因戊戌政变遭到清政府通缉,被迫流亡。答案 B9.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B.争

7、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解析 A项仅仅表述了近代化的一个方面,即国内阶级矛盾方面,但没有看清中国的社会性质;B项仅仅看到了中外民族矛盾,没有兼顾阶级矛盾;C项迷惑性较强,但实际上也只是表述了中外民族矛盾;D项全面表述了近代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即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答案 D10.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