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934289
大小:19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5
《七年级数学下册 2.3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平行线的性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平行线的性质的推导,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过程与方法:经历平行线性质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原命题与逆命题,从而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公理与判定公理的区别,能在推理过程正确使用.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应用.四、教学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公理与判定公理的区别.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问题:反过来也成立吗?(二)
2、讲授新课过去我们学过: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反过来,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0.这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现在换一个例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它是对的.反过来,如果两个角相等,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对吗?再看下面的例子:“如果一个整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那么它一定能够被5整除.”对吗?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对不对?【结论】如果一个句子是正确的,反过来说(因果对调),就未必正确.上一节课,我们学过: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反过来怎么说?它还是对的吗?(板书)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果把平
3、行线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看作是基本事实(公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公理证明平行线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画两条平行线a//b,然后画一条截线c与a、b相交,标出如图的角.任选一组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角∠1∠2∠3∠4度数角∠5∠6∠7∠8度数观察各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说出你的猜想: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____,内错角_____,同旁内角_____.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如果两直
4、线不平行,上述结论还成立吗?总结归纳一般地,平行线具有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b(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思考:如图,已知a//b,那么∠2与∠3相等吗?为什么?解:∵a∥b(已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3(对顶角相等),∴∠2=∠3(等量代换).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已知)∴∠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思考:如图,已知a//b,那么∠2
5、与∠4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a∥b(已知)∴Ð∠1=Ð∠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4=180°∴∠2+∠4=180°(等量代换)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应用格式:∵a∥b(已知)∴∠2+∠4=18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重难点精讲例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115°,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解:因为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所以∠A与∠D互补,∠B与∠C互补.于是∠D=180°-∠A=180°-100°=80°∠C
6、=180°-∠B=180°-115°=65°所以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80°、65°.(四)归纳小结:(1)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角的度数,就是要找到未知角与已知角的特殊位置关系,并进一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确定数量关系来进行计算.(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时,一定是以两条直线平行为前提的,不具备两直线平行的前提,切不可滥用平行线的性质.(五)随堂小测:1、如图:∵∠1=∠2( 已知 )∴AD∥BC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CD+∠D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2、已知:如图AB∥CD,∠ABE=60°,∠CD
7、E=32°,求∠BED的度数.解:过E作EF//AB所以∠1=∠B=60°因为AB//CD所以EF//C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所以∠2=∠D=32°所以∠BED=∠1+∠2=60°+32°=92°3、如图有一块梯形的玻璃,已知量得∠A=115°,∠D=100°,请你想一想,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答: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为65°、80°六、板书设计2.3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例:七、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完成本节的同步练习预习作业:预习2.4导学案中的“探究案”八、教学反思:(1)平行线的性质是什么?(2)你能用自
8、己的语言叙述研究平行线性质的过程吗?(3)性质2和性质3是通过简单推理得到的,在推理论证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