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生活课洋溢着生命的光彩

小学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生活课洋溢着生命的光彩

ID:29921854

大小:71.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5

小学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生活课洋溢着生命的光彩_第1页
小学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生活课洋溢着生命的光彩_第2页
小学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生活课洋溢着生命的光彩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生活课洋溢着生命的光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生活课洋溢着生命的光彩摘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教科书的编写把儿童当作主角,设计了一系列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烦恼。因此,在教学实际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关键词:活动 品德与生活课程活力正文:《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本课程旨在于发展学生丰富

2、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则强调学生的品德教育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我在实施本课程注意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出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使得孩子们的道德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一、创设问题情境,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明理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开发学生的潜能,必

3、须鼓励学生从质疑开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可给学生创造一个问题情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从而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在师生双向的交流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实现。问题情景是怎么产生呢?教师可以引用实例、故事,配合图片、影片或表演等方式,呈现一个事件冲突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刺激学生发现问题所在。所呈现的情境,必须是“未解决”状态,并务求清楚、明确(可包含过程、对话,甚至动作),让学生看(听)

4、到整个冲突事件的发生经过,至冲突出现为止。如在《给垃圾找去处》的活动中,我利用VCD让孩子们观看一段我自拍的罗庄的“风光片”(有风景优美的公园、优雅别致的生活小区,干净整洁的校园,宽敞的街道、风光秀丽的双月湖呈现一些在拍摄过程中抓拍到的一些照片,在美丽的公园里随手对垃圾,在生活小区里随处堆放的垃圾,在校园里对地上的点心袋、纸屑视而不见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孩子们畅所欲言:“这么美丽的公园,为什么还有人要把它弄脏呢?”“我们的生活小区这么舒适,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卫生问题呢?”“看到垃圾为什么不随手捡起来呢?”“为什么不爱护

5、环境,要使我们的家园变成垃圾城市吗?”学生发现了问题,我进一步引导思考:①为什么我们的家园如此美好?(学生说,因为有辛勤的清洁工人,因为大家都爱护我们美丽的家;因为有清新的空气,有四季长青花草树木……)②为了家园更美好,我们该做什么?于是孩子们“给垃圾找去处”的愿望就产生了。我因势利导孩子们开展了一项有趣的游戏活动──给垃圾找家。我出示了许多垃圾图片:果皮、过期药品、旧玻璃瓶、丢弃的塑料袋、碎砖头等等。并给每个组提供垃圾(纸片)和垃圾箱(3个一次性杯子),要求学生给垃圾找家。此学习活动的意义在于学生操作时必须同时思考哪些垃圾是有毒有害的、哪

6、些是可回收利用的,摆放、移动学具,给垃圾找到自己的“家”。促进学生把“动作”和“思维”3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学生道德和知识的内化。这样的课堂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的智慧之门,学生紧闭的嘴打开了。孩子们不仅开口表达自己对各种垃圾分类的不同意见,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思考、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小组意见,参与大组交流。如有的小组认为: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因为它易腐烂。此时立即有小组反对:有些果皮是不能回收,但是橘子皮就可以回收制药,因此,果皮是否可回收要视情况而定。看似简单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却能通过动手自己给垃圾分类、动口自己解释这

7、样分类的理由、动脑思考这样分类的原因。课的实践阶段,我组织学生走访调查——生活中的垃圾,让学生认识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的严峻,认识到要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盘点了自己以前的行为,认识到了自己不足与缺点及今后的正确做法。我这样处理教材、组织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这样的课堂,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始终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二、回归真实生活,在感受生活过程中悟情《品德与生

8、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