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

ID:29919961

大小:7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5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目标】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难点)【能力目标】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并学会运用到写作中去。(重点)【情感目标】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导入一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地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事例,还是人物,都体现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导入二 在网络报纸上不时会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出现“高分低能”问

2、题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1.作者简介: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粒子),并发现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字词积累:(1)字词形音:(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丁肇中(zhào)   朱熹(xī)   论(lún)语   华裔(yì)儒(rú)家彷(pánɡ)徨(huánɡ)中庸(

3、yōnɡ)(2)词语解释: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求知,得到知识。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端正心思。修身: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治理好家庭。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作者的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并勾画不懂的地方)。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课文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

4、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12段):分析问题。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①(2段):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②(3~5段):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③(6~12段):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希望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一)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和目的分别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

5、物致知”的意义又是什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3.为什么要

6、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在生活中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二)品读精美语言,

7、探究论证方法。1.品读短句。(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中“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B.实验的过程是

8、积极的探测。两句话意思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对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2.本文是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中心论点的?采用的论证方法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