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陶玉华,赵秀芹,王学伟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关键词】婴儿;抚触;生长发育婴儿的健康对于每个家庭的幸福至关重要,每个父母都在寻找促进婴儿健康的有效方法。抚触是简单易学的好方法,现介绍给大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07~2009年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100例,选择足月产,无并发症,无窒息史的婴儿,阿氏评分8~10分,按自愿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从出生第1天开始进行抚触,每日3次,每次15min,连续7d,记录每天的体重、身长、奶量、抬头、发音、表情、迫视
2、红球等。教会家人抚触手法,42d到医院进行复查。 1.2抚触方法 (1)由前额中心用双手指向外推压,下巴用双手拇指向上推压作微笑状。(2)双手放在肋缘两侧右手滑向右肩,左手滑向左肩。(3)双手依次在腹部顺时针按摩。(4)双手握住四肢交替向上轻捏,揉搓至末端。(5)双手在婴儿的背部从颈部向下按摩,并轻轻按压脊柱两边肌肉。(6)按摩也可根据个体差异着重于某一部位进行按摩。按摩的同时增加经络中脾经和肾经的按摩,可生津活血、调和阴阳、滋阴清热、消除积滞。 1.3抚触时间 抚触应在出生24h后开始,沐浴前后、睡前、小儿不饥饿、不疲倦、不烦躁、即可
3、进行按摩,每次时间先从5min开始,再逐渐延长至15~20min。 2婴儿抚触的注意事项 (1)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湿度适宜、通风良好;(2)室内灯光柔和,室内安静,或播放轻音乐;(3)抚触前要清洁双手,用润肤油滋润双手;(4)观察婴儿反应。婴儿应是安静舒适的,如出现哭闹、烦躁,肌张力增强等不适症状,立即停止;(5)抚触动作轻柔,忌用力。 3结果 见表1~2。表1抚触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注:出生42d的新生儿抚触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P<0.05)。 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至42d,抚触组较对照组的摄奶量增加约18%,体重增加约3
4、8%,身长增加约15%,上海儿童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表明,抚触可刺激胰岛素、胃液素的分泌,可促进食物的吸收,所以,抚触可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表2抚触对婴儿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n(%),n=50]注:抚触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抚触组在追视红球能力,发音频率,对测试者笑,俯卧抬头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抚触组较对照组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更灵敏,行为更活跃,表现更成熟,定向力,活动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更快地适应外界环境。有研究表明,在婴儿脑发育期间,给脑神经,脑细胞适宜的刺激,可促进脑神经发育。 4抚触对其他方面的影
5、响 抚触可加深母婴之间的感情,产妇抚触婴儿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恶露,加快子宫复旧,增加乳汁分泌。婴儿在进行足底穿刺前、中、后进行按摩可有效降低疼痛反应。 5讨论皮肤是面积最大的体表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抚触是原始的感觉反应,可增强迷走神经紧张性,使促进食物吸收的激素增加,致加速体格生长发育。抚触可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脑细胞发育更快速,更完整,机体的协调性更强,活动范围扩大,得到的信息更多,促使脑细胞更好发育,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增强神经系统发育,增强免疫功能。抚触可加强母子间的感情,不仅快速恢复产妇身体,还可使婴儿感到安
6、全、可依赖,母亲的微笑,优美的音乐,使婴儿舒畅,安静,可加强情商,长大后更具有爱心,更易与他人交往,更易适应社会。有报道,抚触对早产儿、有疾病的婴儿具有缩短疗程,减轻痛苦的作用。抚触是对婴儿最自然、最健康、成本低、易掌握的一种护理方法,结合祖国医学的穴位按摩疗效更显著,且无副作用。在我国现有国情下,在医疗机构和家庭中推广具有巨大前景。(晋升网(http://www.js120.net)是目前国内收录中文最多最权威医学杂志、医学杂志;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提供免费全文阅读。网站可以实现文章内容的全文检索,可以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阅读、下
7、载以及提供最及时的医学信息,最丰富的医学文献,最权威的期刊杂志,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参考文献】 [1]邱彩凤,黄浩,廖敏.婴儿抚触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2,17:(7):559 [2]朱建幸,王德芬,沈月华.不同抚触方法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心临床研究[J].实用儿童临床杂志,2000,15:(4):19 [3]齐宏,孙志远.新生儿俯卧位抚触的益处[J].中华护理杂志,2001,15:(4):192 [4]李翠英.抚触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3,2:(12) [5]叶梅艳,雪丽霜,贾桂容.抚
8、触对巨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201 [6]李瑛,王新刚,刘玉美.抚触及穴位按摩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