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文本之送别悼亡诗鉴赏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文本之送别悼亡诗鉴赏

ID:29870643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4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文本之送别悼亡诗鉴赏_第1页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文本之送别悼亡诗鉴赏_第2页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文本之送别悼亡诗鉴赏_第3页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文本之送别悼亡诗鉴赏_第4页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文本之送别悼亡诗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文本之送别悼亡诗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唐诗宋词》选读文本之送别悼亡诗鉴赏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送别诗和悼亡诗很早就有了。《诗经》里的《邶风·燕燕》、《秦风·渭阳》与《邶风·绿衣》当是现存最早的送别诗和悼亡诗。历代著名诗人如潘岳、鲍照、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直到明代的于谦和清代的吴嘉纪、厉鹗等,都有送别诗和悼亡诗流传。纵观古代的送别诗和悼亡诗,不难发现,它们虽非一种题材和内容(一写生离的惆怅,一写死别的哀伤),却都有一条情的血脉贯穿其中。尽管“言志抒情”原是中国古代诗歌数千年间积淀而成的一种民族特色,而非独为送别诗和悼亡

2、诗所专擅,然而这两类诗在抒情方面较其他类属作品却来得更为挚厚、强烈。一、送别悼亡诗的特点:从创作手法上来看,借景言情,是送别诗和悼亡诗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之一。不同的是,送别诗表现的是恨别之情,而古人送别又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在这样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环境里,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所谓“登山临水送将归”是也。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形态。送别诗多从大处

3、、远处和动处着笔进行描写,不仅使人从其空间的无限扩展和延伸产生一种知交远别的失落感,而且给人以“兰舟催发”、“桂轺不驻”的躁动感和忧烦感,从中体味到离别的惆怅与悲伤。与此相对,悼亡诗表现的是伤逝之情,而闺阁庭院则是作者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间,因而这个小天地中的种种物象,诸如苔径凉阶、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等,便最能触发和寓托作者悼念亡妻的感情,所谓“抚存感往”、“睹物伤神”是也。这些物象作为诗人情感的物化形态进入作品,便又构成一种凄寂而清冷、衰颓而黯淡的美感形态。虚实相生,是送别诗和悼亡诗创

4、作特色上的又一个共同点,然二者还有不同。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悼亡诗则多在作者身临之境的基础上往回追忆,大抵回忆妻殁之前彼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或其他具体生活情境。附带提及,悼亡诗除了多借追怀往事表现伤逝之情以外,还常书以“记梦”的形式。这些作品多写作者与亡妻梦中相会的情景,借以表达对亡妻的悼伤与思念。由于诗中的梦境“尽取材于醒时经验”,故而仍属虚实相生的法门,读来更觉情深意切,令人难忘。二、送别悼亡诗的鉴赏方法: 1.把握送别

5、悼亡诗的思想内容。或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如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或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6或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或表达自己的志向。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而悼亡诗的思想内容较为单纯,除了多借追怀往事表现伤逝之情以

6、外,还常书以“记梦”的形式,多写作者与亡妻梦中相会的情景,借以表达对亡妻的悼伤与思念。由于诗中的梦境“尽取材于醒时经验”,故而仍属虚实相生的法门,读来更觉情深意切,令人难忘。2.注意送别诗词中的一些特殊意象与作法。在古代的大量送别诗词中,都有一些常见的意象,表示离别之情。比如在唐宋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有长亭、南浦、灞桥、劳劳亭、杨柳、美酒等,它们或是古代送别之地,或是用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薮》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

7、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隽永为佳。”可供我们鉴赏时借鉴。3.留心诗词中的序或注释。在对诗词进行考查时,命题者通常都要通过某种方式给考生一定的提示,帮助考生正确理解诗意。比如通过原诗词的序或古人的评论或命题者直接加注等形式,在评价这类诗词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提示信息,联系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来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三、送别诗意象解析:送别诗中经常用到一些意象表达离愁别绪、送别怀人的情感,总结如下: 1、杨柳、杨花或柳絮 古人用杨柳、杨花或柳

8、絮表达离愁别绪,好友送别。由于“柳”、“留”谐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人就把“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