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与创新策略

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与创新策略

ID:29870264

大小:22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4

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与创新策略_第1页
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与创新策略_第2页
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与创新策略_第3页
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与创新策略_第4页
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与创新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与创新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与创新策略刘贵华,张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生态课堂在学界已探讨多年,多集中在内涵、理念、特征、原则等层面,而对实践缺乏有效探讨。生态课堂是“为实现师生持续发展,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建立的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课堂形态”。《教育研究》2011年第12期刊发的《从标签式趋同到内涵式多样———生态课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一文,笔者对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策略、评价等提出了方向性建议。本文尝试对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和创新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新的课堂实践形态。一、生态课堂

2、实践的价值取向生态课堂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建构优质课堂生命体。优质课堂生命体,是指以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为根本任务,以聚焦敏感因子为突破口优化课堂要素关系,在活化知识中推进知识、能量、信息等在课堂上充分流动,以此形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有机体。这一价值取向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珍惜和尊重课堂中的每一个生命。在课堂实践中关注和珍惜每一位学生的生命独特性,尊重他们在课堂上的独特体验与发展样态,促进他们和谐发展与最优发展,在培育具有发展活力的个体生命中建构优质课堂生命体。二是树立和发展团队共生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将个体生命的独特性置于团队发展的多样性之中,既让他们在课堂这一生态系

3、统中获得最好发展,也为形成良好的课堂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在聚焦敏感因子中优化课堂要素关系,形成以敏感因子为依托的课堂有机体。生态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是不断调整和优化课堂要素、形成最优化的教学结构的过程。生态理论认为,在影响生态发展的多个要素中,有些要素至为关键,十分活跃,对生态发展水平与速度具有决定性作用,改变这些要素,就能很快改变整个生态。这样的要素被称为生态发展的敏感因子。构建优质课堂生命体,首先要分析影响课堂生命活力的多个要素,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寻找和确定敏感因子,按照促进敏感因子正向发展与最优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要素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四是活化知识,

4、在师生和生生间盘活与周转静态知识,促进课堂上的能量和信息流动。二、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是由确立教学目标、聚焦敏感因子、优化教学结构、促进过程共生与强化反馈调节等五大环节构成(见图1)。“确立教学目标”主要解决课堂实践与创新策略向何处去,建设怎样的课堂生命体等问题;“聚焦敏感因子”和“优化教学结构”主要解决怎样建构优质课堂生命体的问题;“促进过程共生”“强化反馈调节”主要解决过程质量与课题发展品质的问题。五个环节循环发展,共同构成了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一)如何确立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是课堂实践的起点,决定着后四个环节的方向和品质。1.分析教学生态位,明确

5、本节课的地位与价值分析教学生态位,是把某一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纳入生命、学科、课堂等系统中,对其发展价值、方向、内容、程度等进行定位的过程。准确把握教学生态位要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明确这一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前后联系,确定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发展节点与价值;二是研读课程标准,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联系,确定这一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与价值;三是分析学生掌握这一内容的基础、障碍及其对生命发展的价值,明确这一内容在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发展、价值观形成等方面的地位与价值;四是分析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需要适应和改造的环境是什么,需要传承和发展的知识、能力、情

6、感、态度、价值观分别是什么,要打破哪些认知平衡等。2.抓住关键点,确定教学目标在明确了本节课的地位与价值后,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整合与分解。首先是整合本节课的地位、价值与具体教学内容,确定本节课的发展方向与程度,然后将其分解为子目标。二是难点聚焦。分析本节课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主要障碍,把主要障碍作为本节课的敏感因子,将其确定为教学重难点。三是要素分析。分析本节课目标达成的影响要素,如学情、教学内容、活动方式等,判断目标的可行性。四是优化结构。分析子目标之间的关系,判断目标的整体性、选择性与可检测性。五是反馈调节。根据目标的价值性、可行性、整体性、可选择性与可检

7、测性,判断目标优劣并进行调整。确定教学目标的实践步骤见图2。图2 确立教学目标的实践框架3.形成目标层级,在差异化目标的建构中促进多样化发展优质课堂生命体要求珍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与生命发展的多样性,这就需要建构“基础+选择”的目标模式。在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要根据基础、发展、特色三个层级将教学目标分类,构建由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与特色性目标组成的层级性目标体系。基础性目标是全班同学都应达到的最低要求,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发展性目标是对基础性要求的进一步拓宽、提升与深化,是对基础条件较好、学有潜力的学生的要求;特色性目标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