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869556
大小:94.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4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和案例向量的加法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和案例一、向量的加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向量的加法定义,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出两个向量的和向量;掌握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计算。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向量加法法则的探究和应用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类比、迁移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3.情感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向量加法的两个法则及其应用;难点:对向量加法定义的理解。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抓住实例,
2、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不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用“问题探究”用心爱心专心式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向量加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设置一条问题链,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层层深入的例题与习题的配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灵活掌握知识,使学生从“懂”到“会”到“悟”,提高思维品质,力求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直观演示体现形、动、思于一体的教学效果,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双边活动设计意图复习
3、引入1.复习回顾(1)向量的定义、表示方法;(2)平行向量的概念;(3)相等向量的概念。2.启发引入问题:向量能否和数一样进行加法运算?两向量的和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多媒体演示:(1)2003年春节探亲时,由于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没有直达航班,某老先生只好从台北经过香港,再抵达上海,这两次位移之和是什么?(2)有两条拖轮牵引一艘驳船,它们的牵引力均为3000牛,牵绳之间的夹角=60°。如果只用一条拖轮来牵引,而产生的效果跟原来的相同,试求出这条拖轮的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学生举例,教师归纳,并选取两个实例进行多媒体演示
4、。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分散教学难点。问题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可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根据新的学习任务主动提取已有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并借助多面体辅助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直观的问题中观察、体验,形成对向量加法概念的感性认识,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概念形成1.让学生自己抽象概括出定义。可能会有学生用三角形法则定义,也可能会有学生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定义,还可能会有其他的想法,语言叙述也许会不准确。于是,学生会迫切地想知道向量的加法究竟如何定义?2.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定义,学生完善自己的想法,并会
5、用数学语言描述。向量加法的定义就是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定义,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两向量相加。把探求新知的权利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宽松、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发现、讨论和解决等活动中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心爱心专心3.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两种求和法则有什么关系?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是一致的,但两个向量共线时,三角形法则更有优势。ab例1已知向量a,b(如图),求作向量a+b。学生讨论,然后师生共探。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用多媒体演示
6、。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使静态的知识以鲜活的面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既帮助学生理解定义,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在比较中掌握知识,为灵活应用公式打下基础。对向量加法定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将难点化解在三个符合学生实际而又令学生迫切想解决的问题中。及时巩固新知识。熟悉求两个向量的和向量的几何作图技能,并通过例题总结求和作和的方法和技巧。概念深化问题1:向量的加法满足哪些运算律?试用图形进行验证。问题2:a+b的方向与a,b的方向有何关系?︱a+b︱与︱a︱,︱b︱有何关系?问题3:如何求平面内n(n>3)个向量
7、的和向量?简单介绍数学家沙尔。提出问题:若点O与点An重合,你将得出什么结论?请列举其实际模型。若将n个向量的起点重合,再列举其实际模型。学生动生验证,教师演示。学生讨论,互相启发、补充。教师完善结论。学生思考,讨论补充,师生共同完善。师生共探。引导学生类比实数加法的运算律,得出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同时再次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在强调新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及时与旧知识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向量和”与“数量和”的区别,对向量加法运算的认识更加深入。渗透教学中“一般化”的思想方法,完善知识结构,并使学生体会应用三角形法则
8、的便捷性。增加学生的数学史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物理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探索创新能力。应用举例例2如图,一艘船从A点出发以2km/h的速度向垂直于对岸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