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2.1《湿地的概念“地球之肾“》教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2.2.1《湿地的概念“地球之肾“》教案 湘教版必修3

ID:29863977

大小:29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4

高中地理 2.2.1《湿地的概念“地球之肾“》教案 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地理 2.2.1《湿地的概念“地球之肾“》教案 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地理 2.2.1《湿地的概念“地球之肾“》教案 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2.2.1《湿地的概念“地球之肾“》教案 湘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湿地的概念“地球之肾”授课年级课题湿地的概念、“地球之肾”课程类型课时上课日期年月日授课老师教学目标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状况。2.理解湿地的作用。导学建议重点难点湿地的概念及其重要的价值。教学建议湿地不仅包括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举一些实例加以说明,加深学生对湿地概念的理解。“地球之肾”意在说明湿地资源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再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真正理解湿地

2、资源的重要价值。如“假如没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我国将会怎样?”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导学案》《预学案》《固学案》。2.制作多媒体课件,补充沼泽、泥炭地、滩涂、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红树林等图片。3.制作微课:“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作用”(用网上的西洞庭湖国际自然保护区的视频材料剪辑)学生准备:1.搜集身边的湿地案例。回顾中国地理中地形、气候等内容。2.预习教材,并填写《预学案》中与本节相关内容。3.把预习中遇到的困惑和感觉自己理解非常深入的知识分别做一记录,整理困惑问题供课堂上和同学们讨论或请教老师,整理自己已经深入理解

3、的内容以供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同学。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媒体运用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创设情境【旁白】教师播放几幅湿地的图片,询问同学们哪些是湿地?同学们各抒己见,意见不统一,这时老师导入本课的主题:湿地的概念、“地球之肾”1.注意力被吸引,探究欲望较强;2.讨论激烈,并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纷纷表述哪幅是湿地,哪幅不是。多媒体播放各种湿地的风光图片。第一层级预习的布置与检查下面我们分小组对预习内容进行检查,一方面看看大家良好习惯的保持状况,另一方面看看大家在预习中还有哪些困惑。教师走下讲台,巡查各个小组的

4、预习完成情况,对《预学案》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的第一层级进行检查,对顺利完成预习任务的小组进行及时表扬,对没有完成预习任务的小组进行善意提醒。教师在检查预习情况的过程中,让学生提交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按照教材知识体系的先后进行分类,以便于在下一步的讲解中有重点的剖析;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预习中最成功的地方,给他们在课堂上以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1.小组内交叉检查预习情况,并进行简单的统计,供教师评价参考。2.提交预习中对某一知识的观点或困惑。3.共性的问题可能有:①有水的地方就是湿地吗?②湿地有哪些负面作用呢?等等。PP

5、T展示参考答案。第二层级环节一探究湿地的概念及分布和“地球之肾”安排3到4个小组对“探究一湿地的概念及分布”进行分析,剩余小组对“探究二地球之肾”进行分析。在分析“探究一湿地的概念及分布”时,一定要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和图2-7分析回答。并且回顾中国自然地理的相关内容分析归纳各种湿地的特点。在分析“探究二地球之肾”时,以洞庭湖为例,总结归纳湿地的功能。学生独立完成,与同伴互查,疑难问题交与小组讨论。对于出现错误的问题要及时纠正,通过结构性预习,达到预想的巩固预习效果。播放微课“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作用”环节二对学案探究内容分析与整合

6、探究一点拔1.从教材内容和图中提取相关信息来答题。提取信息时,要从整体上归纳我国湿地的空间分布特点。2.结合中国地理,分别从气候、地形、土壤、生物等角度分析几个湿地的特征。探究二点拨1.湿地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2.洞庭湖调节洪水,类似于水库对径流的调节作用。3.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需要有水汽来源;湿地的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点拨、评价、答疑、释惑。在此基础上对所探究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小组为单位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探究情况,小组间相互点评、质疑、补充、纠正等相结合。

7、用PPT演示结果。第三层级知识运用对《基础智能检测》要求人人过关,可以下讲台进行相关的抽查。同时对《全新视角拓展》部分的题进行适当的点拨,例如第3题,湿地分布的范围广泛,无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是高原、山地地区都有湿地分布。湿地既包括人工湿地,如水库、稻田等,也包括天然湿地,如河流、湖泊等。潮间带是海洋到陆地的过渡地带,属于湿地。第4题,湿地的作用与其对应的美称如下表:第5题,“鸟类的乐园”可以体现“维持生物多样性”;“天然水库”体现“调蓄洪水”。抢答的方式与点将的方式相结合。PPT展示相关分析及参考答案。第四层级思维建模指导

8、学生找出本课的概念、范围、特点、分布、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关键词,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对关键词进行串联,形成形象的知识树。学生归纳本节知识点和学习方法。小组间完成思维导图,并相互交流。PPT展示思维导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