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论语》十则最终教学设计 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十则附:重温经典——《论语》十则预习导学案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你喜欢的点,自由组合小组,分组选择话题,确定不同的展示形式。展示形式选择:推荐式描写式(情景再现式)辩论式第一组: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二组:2、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第三组: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四
2、组:.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第五组: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思考问题1、《论语》书名的由来及核心思想价值。2、孔子的地位及影响。请同学们把发言观点,以跟帖形式上传,互相启发,建立课堂学习的高起点。●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经典是永恒的,也是常读常新的,它的生命力就在于每一轮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论语》是我们初中学段的第一篇文言文,三年之后,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重新捧拾经典,我想一定有一种朴素和温暖的感觉一直伴随着你,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悟。老师用《论语》中的
3、一句话定位今天的学习目标。(打出学习目标)温故知新学习目标:1、理解每则论语的内涵。2、能联系生活个性表达自己的思想。环节一:温故知新可以为师(我来当老师)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辜鸿铭说“半章《论语》可以振兴中华”下面请两位同学给大家介绍现在他所了解的有关《论语》或孔子的新的知识。从白板资源库中调出学生准备好的资料图片《论语》知识1、《论语》名称的由来:“论”字,编排、记录之意,“语”字,语录,语言。孔子知识1.从政之路2.教育先驱孔子晚年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2、孔子思想汇集:政治教育道德准则3、对古今影
4、响巨大:君臣纲常,父子关系,君子之道,忠信仁义4、《论语》的意义:阐释仁爱的观点,记录隽永的思想,历经千年不衰,儒家不朽经典。一生中培养弟子三千余人,七十二人成名。3.圣人思想“不耻下问”选贤为能,举信修睦“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4.从世界看孔子之道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孔子既是时间人,也是空间人。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或阐述过的很多价值或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设计意图:以
5、优秀的学生引领优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为再去验证《论语》中的一句话:温故知新可以为师,深化对目标的理解的同时,也巧妙的突破了《论语》第三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时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学效果,阅读《论语》的温暖的感觉再一次被拉近。资料链接一:(从白板资源库中调出)论语之最:出成语最多的书我国最早的文艺批评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2、配乐诵读。(下面让我们伴着古乐一起重温经典。)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古典音乐中诵读,在诵读中体味新的感悟,为下一环节的交流做准备。环节二:三人行必有我师(智
6、慧交流)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资源互补,共享智慧。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一位同学到白板上板演。《论语》十则知识分类积累卡文学常识字音通假字成语格言分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 设计意图:因为是重温经典,所以字词处理以“知识分类积累卡”的形式完全放手给学生自己解决,化教师的繁琐讲析为学生的自主复习,养成独立梳理字词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又便于知识点的补充,为零碎的文言知识搭建科学的知识体系。过渡:当然《论语》中某些思想已经不适合于当代社会,但里面还有很多精华值得我们继承,我们在用现代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头脑的
7、同时,再用《论语》中的精华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就会变得品德更高尚。环节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性解读)1、展示教师博客信息:博客上展示的是学生们根据预习提纲的要求解读的自己对论语中感兴趣句子的发言。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梳理问题,教师可根据学情充分的备课,准备大量与之有关的资料存入白板资源库,建立课堂教学的高起点,确保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围绕主题进行探究,同时最大限度的补充相关资源,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同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2、预设学生的发言点:第一则——代表了孔子的学习态度,那就是以学习为乐,何为“君子”是学生感兴趣的点
8、。第二则: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和“信”是学生的发言热点。只有靠信誉,才能把人生这辆车驱动起来。在今天的社会里,信誉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社会自不断地更迭着制度,变化着环境,但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