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836619
大小: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4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夏》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夏》 一、设计理念 学习是否发生,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在学,而不在于教师是否教。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是教学主体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只是整个“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分子,而当团队中的每一个都是一个充分的参与者而不再是研究对象时,团队合作则能完成更多的任务。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开放地吸纳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及意料之外的体验,鼓励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的目标要求,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达成共识,在教学生成中
2、共同发展。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学习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效的学习者,并促使教学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只有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学习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只有获得师生双方情感认同的课堂,才是有效的;也只有师生双方都在情境中获得了情感体验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二、教材分析 本文描写夏季的景象,表现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全文共五段:第一段概述夏季总体特点,中间三段从夏季的自然景象、夏天的色彩、夏季农民劳作的景象三个方面具体描述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夏季里农民劳作的景象,最后一段表达作者对夏季的热爱和赞美。全文五段各有写作的重点,像
3、一组画,从不同方面进行描绘,层次井然,思路清晰。 作者创作此文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正是一个改革开放,活力奔放的年代,不能不说是一个充满希望而又充满活力的年代,同时也是人们艰苦劳动、自力更生的年代。而文章的教学并不单是传递过去时代的信息,更是为了与时俱进,渗透现今的时代意义,在课堂中需要让旧文焕发出与时文一样的活力气息。此文被编排在了七年级的上册,除了阅读的难度和深度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外,应该更适合刚从小学毕业,而又将在这段时间里面对中考,乃至命运转折的时期的学生。文章的中心着眼于“承前启后、生命交替”和“黄金的”两处,因此把教学主题定位为“生命之夏
4、”——青少年的学生正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时期,他们身上既有童年的天真,又要奔向成年的辉煌,这不正是一个“夏季”吗? 与前面两个以“人生”为主题的单元不同,文章所在的第三单元是一个以季节题材串联起来的主题单元。前者侧重于人生的信条、志趣、哲理,而本单元的课文则侧重于从景与物中感悟生活和生命的真谛。如果说前者是直接感悟的话,那么这个单元的文章则是间接感悟。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单元教学最终还应该落实到怡情悦性上。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能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章,扫除阅读障碍,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同时,刚接
5、触初中的文章,阅读的兴趣较高,课堂中的表现比较积极,思维也很活跃。这也有利于课堂中形成互动参与的气氛。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是有待于引导和指点的。对于文本的感悟,仅停留在直接感受上,对于文化、生命的意识和认识正在逐渐形成中。学生的认知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情感体验也经历着从无到有、由零散到集中的过程。 然而随着年级段的升高,供学生阅读训练的文章的信息量在逐渐增加,难度值也相应提高,因此应该继续培养他们感知、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阅读、思考、感悟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 1、品味语言,理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
6、作用。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主地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能主动地表达。 3、联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夏、对劳动者、对活力与激情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的品味,感受字里行间对夏、对劳动者的赞美,并能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赏析。 教学难点:从对夏的赞美,延伸到对活力、激情和生命的赞美,体会作者对自然、生活、生命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方法 1、品读法。本文是一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同时字里行间又充满了阳刚之气、磅礴之势,特别适合学生的朗读。教材的单元说明也指出:“要在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
7、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教师用书就本单元的几点建议中也指出应当“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养成好的语感”。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此,在朗读的基础上,应当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品析,以读促品,以品促读。 2、情境教学法。文章所描绘的夏天之景与通常人们意识中的景象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条件创设相应的情境,缩短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便于体验感悟,深化认知。 六、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室。 七、课时安排:1
8、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