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834478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4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愚公移山》精品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愚公移山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积累文言词汇。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教学重点: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
2、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飞速发展的,还要不要发扬愚公的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三.检查预习,常识简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箕畚()始龀()穷匮()高万仞()孀妻()智叟()一厝()荷担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常识介绍(1)作家作品:列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
3、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本文就是一篇有浪漫主义神奇色彩的寓言故事。它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2)文体知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
4、情节比较简单,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四.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疏通文字。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并画出朗读有疑问的地方。2.听读录音,要求,注意朗读有疑问的地方。(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3.自读课文,(同桌合作朗读,有问题的地方互相纠正)4.学生独立学习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译出大意。(不懂的地方做记号。)5.整体感知:(
5、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故事。【明确】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大力神搬走两山。比喻只要有毅力就可以成功。(2)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问题?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什么地方写“移山”的结果?【明确】明确全文的脉络故事背景——介绍两座山(面积、高度、地理位置)故事开端——愚公率众移山故事发展——愚公驳斥智叟故事结局——移山愿望实现(3)按照要求找出下列句子²《愚公移山》中表现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惩山
6、北之塞,出入之迂也²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²愚公反驳智叟的观点的句子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²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河曲智叟亡以应(4)愚公的精神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明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五.自学检查,成果展示(一)通假字1.指通豫南。“指”通“直”,直到。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3.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5.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二)一词多义1.方方七百里【指面积】
7、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2.曾曾不若孀妻弱子【竟】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3.固汝心之固【顽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4.亡今亡亦死【逃走】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5.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帝感其诚【他】其妻献疑【他的】 6.之以君之力【的】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7.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8.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在哪里】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9.而面山而居【表示修饰】何苦而不平【表示承接】而山不加增【表示转折】(三)词类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