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8236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7-19
《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残能加以赏识。”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这样说过。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到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提供机会、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其特长,在同学中提高知名度,树立威望,形成优越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这样既符合英语课堂教学原则,又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所谓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
2、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的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励学生主动成长,走向成功。一位诗人说: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赞赏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叹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他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
3、是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赏识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教育。教师应当尽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口头或书面的鼓励性评价、创设表现机会等方法给予学生及时表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赏识教育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学生所学的英语大都来源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学会赏识学生,做到正确认识学生、评价学生,并逐渐形成以“赏识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赏识的眼光注视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
4、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5-赏识学生,就要给每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只有真诚的赏识,而没有了厉声的训斥,从而使课堂气氛显得异常温馨而活跃,促使学生从心地里爱上英语课。“赏识教育”要关照每一个学生,对后进生更要真诚,以心换心,与他们交朋友。当你熟悉了学生的一切时,你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给后进生多一些赏识的眼光,启发、引导后进生思考、解答较为基础的知识,让他们体会成功感。例如,
5、在去年我接手的四年级中有这样一个叫黄志的学生,他班主任在我第一天上课时就告诉我,他因为身体上的残疾,导致性格内向,孤僻,很少和同学说话。第一节英语课上,学生都兴奋不已,每一个人都在表现着自己,而他却一直静静坐在那边,轮到他介绍自己时,他却一声不吭,我努力地去引导,并鼓励他:“老师相信你行的!”可是他去只是低下了头。我只能无奈地跳过了他,继续我的教学活动。以后的课上,他也总是那么安静地坐着,每次轮到他,不管我如何引导鼓励,他总不愿意开口。我一直努力的寻找着方法,让他也投入到英语的学习当中来。这一天,我带着一大堆的
6、水果走进了教室,教室里一下子兴奋开了,我这里看到了他脸上的喜悦,于是我改变了本已决定的开头,而是先让学生自由复习水果单词。这么做是为了给他一点时间,让他做一个好的准备。我走到他的面前,将上一节课的单词一一和他一起复习,重点帮他复习apple,他复习的很认真。接下来我拿着准备好的水果,让学生品尝并用英语猜出水果来,学生个个把手举得很高,并喊着:“Me.”我也看到他脸上不一样的表情,我特地走到他面前,给他拿了一块苹果,让他品尝,然后问到:“What’sthis?”大家都注视着他,他顿了一下回答到:“Apple.”,
7、“Super.”我激动地说道,同学门也为他高兴地鼓起了掌。他脸上露出了羞涩的微笑。以后的课上,他总能给我和同学们带来惊喜。 对于学生,他们渴望从教师那里得到关注和赞美,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教师的一个赞扬的眼神、一个甜甜的微笑、一句温和的话语和一声鼓励的语言都能使学生感到温暖,能促使他们喜欢英语、树立信心。 二、赏识教育要尊重个性差异,分层施教 赏识教育是尊重差异,不怕失败的教育。一个班级中,由于性别、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的差别、自身性格、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必然是不平衡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尊
8、重差异,因人施教,将每个学生存在的潜能给予充分开发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尝试成果,使他们各自获得“-5-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愉悦和充分发展。1、教学目标适度灵活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能将所有的学生放在同一层次去看,这样往往会导致我们教学中“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出现,所以在制定目标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如:在设计对话的教学目标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