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3章 相互作用 第3节 摩擦力课后训练 鲁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节 摩擦力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A组(20分钟)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接触的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D.物体间正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但有一个限度解析: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是否有静摩擦力,要看它们之间是否有相对滑动趋势。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例如与倾斜的匀速运动的传送带相对静止的物体,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所以有静摩擦力存在,物体并不一定是静止的。产生静摩擦力时只要与接触面相对静止就
2、可以了。以传送带为例,传送带如突然加速,传送带上的物体就可能受到与运动方向一致的滑动摩擦力。所以A、B、C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在正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因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这就是一个限度。答案:D2.关于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接触面间压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B.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C.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D.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与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无关解析: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
3、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与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无关,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D3.(多选)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长方体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水平力F可能不变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解析:容器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摩擦力平衡,盛满水前墙面对容器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如果一直没有达到正压力F作用下的最大静摩擦力,则水平力
4、F可能不变,选项B、C正确。答案:BC4.一块砖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如图所示的不同方法放置,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砖块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则砖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f丙B.f丙>f乙>f甲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解析:砖按题图中三种不同方式放置,砖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总等于砖块的重力,即N=G,根据f=μN=μG可知,砖块受到的摩擦力都相同,选项D正确。答案:D5.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5、k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取10N/kg)( )A.10N,向右B.10N,向左C.20N,向右D.20N,向左解析:滑动摩擦力大小f=μN=μmg=0.1×20×10N=20N,方向向左。答案:D6.已知一些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如下表所示:材料木—金属木—木木—冰钢—钢动摩擦因数0.200.300.030.15质量为1.5kg的物块放置于某材料制作的水平面上,现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此物块,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则关于两接触面的材料可能是(g取
6、10N/kg)( )A.木—金属B.木—木C.钢—钢D.木—冰解析:动摩擦因数μ==0.2,由题表可知两接触面的材料可能是木—金属。答案:A7.重力为10N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方向的力拉木块,同时木块的受力点连接力的传感器,如图甲所示,当拉力逐渐增大时,木块先静止后做加速运动,从计算机屏幕上得到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f随拉力F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及题意,求:(1)木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及滑动摩擦力。(2)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1)由题图可知木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fmax=6.0N,滑动摩擦力f=5
7、.0N。(2)由f=μN,得μ==0.5。答案:(1)6.0N 5.0N (2)0.58.导学号93960053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A、B间有重力为30N的物体。用两个大小均为F=100N的水平力压木板,物体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1)当物体不动时,物体与木板A间的摩擦力大小;(2)若用竖直向上的力将物体拉出来,所需拉力的最小值。解析:(1)物体不动时,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有fA+fB=mg,而fA=fB,所以fA=15N。(2)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所需拉力的最小值为Fx,则有Fx=mg+fA'+f
8、B',而fA'=fB'=μF=20N,故Fx=70N。答案:(1)15N (2)70NB组(15分钟)1.如图所示,杂技演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那么(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B.f1向下,f2向上,且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