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ID:29693936

大小:4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2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 苏州园林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和准确、生动、精练的语言,使学生体验美的形象,激发审美的情感,促进务真、向善、求美的价值观的形成。重点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难点1.学习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2.研讨式。多媒体、录音机、示范练读

2、磁带。2课时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关于桥的课文,今天,我们从桥下走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的园林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现在,就让叶圣陶先生带着我们走进苏州,走进那里的园林。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叶圣陶自

3、小生长在苏州,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初,陈从周邀请叶圣陶为他的一本由风光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园林》图册作序,叶圣陶慨然允诺。叶圣陶在序文中概括地论述了苏州园林的魅力所在。后来这篇序文就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又删去了原文的第1自然段,篇名也改成了“苏州园林”。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2.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建筑上的什么共同特征来写?3.这些特征从整体上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局部又是从

4、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教师提示,可从每段的中心句入手)学生读后思考、讨论,明确:1.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整体:(1)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2)假山池沼的配合讲求自然美。(3)花草树木的映衬给人以图画美。(4)近景远景的层次给人以景致美。局部:(1)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2)门和窗是高度的图案美。(3)极少用彩绘给人以色彩美。1.讲析第一部分。(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

5、们有什么启示?总印象: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印象由两个“到过”而来。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错过苏州园林。(2)学习第2自然段。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遣词上有什么匠心之处?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学生画出书中的相应文字)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下文也是按这个顺序来说明的。四个“讲究”构成排比,暗示了下文(第3~6自然段)具体说明内容。“一切”既总结上文

6、四个“讲究”,又为下文(第7~9自然段)从细部概略说明苏州园林注意图画美的特征埋下伏笔。“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景色的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2.讲析第二部分。(1)提问:第二部分可分几层?与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第二部分可分两层。

7、第一层(第3~6自然段)从四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二层(第7~9自然段)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这两部分之间是总分关系。(2)讲析第一层(第3~6自然段)。①指导分析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中“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一部分的文字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8、。”这一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