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2013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ID:29684987

大小:8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2

2013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1页
2013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2页
2013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3页
2013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4页
2013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三)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学年高中语文知能优化演练第一单元(三)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17.7)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8.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

2、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17.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曰坚乎,磨而不磷磷:薄B.怀其宝而迷其邦迷:迷路,回不了自己国家C.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善:使……完善D.可谓知乎知:聪明解析:选B。迷:混乱,这里指任其混乱。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公山弗扰以费畔②佛肸以中牟畔③怀其宝而迷其邦④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解析:选C。①②介词,因为;③连

3、词,但是,却;④连词,于是,就。3.下列对17.1文意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阳货想见孔子,他说:“来!予与尔言。”可见他的态度是谦恭的。B.阳货虽想争取孔子,但他们政见不同。C.“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看上去是一番好意,替孔子着想,实则是假惺惺的。D.孔子曰:“诺,吾将仕矣。”好像是听从了阳货的劝说,实则是一种随口敷衍的话。解析:选A。A项从阳货的话语中显示了他强硬、蛮横、无礼、不可一世的态度。4.选段17.1中,阳货想通过什么方法见到孔子?他见孔子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表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态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阳货想通过送孔子小猪的方法迫使孔子来见他,他见孔子的目的是劝孔子和自己联合,出来为他办事。从“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中表现了孔子虽然想利用一切机会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不愿意巴结和讨

5、好政客,不愿意与政客交往的清高和自尊的心态。二、语言运用5.阅读下面一段话,在横线处补写一句总起句。           。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喜欢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答案:(示例)孔子对“礼”非常重视。6.为了配合中国文化在国内外的普及和推广,某电视台开办了一个“文化星河”栏目,专门介绍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文化名人。

6、请从下面任选一个名人,联系他们在文化史上的影响及研究的现实价值,写一段推介词。要求:紧扣人物的特点,语言简练而有文采。(请不要超过60字)老子、孔子、庄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结合题干,答案应该能体现该人物的“文化影响力”以及“现实价值”)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公山弗扰以费畔B.宁武子,邦有道,则知C.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D.归孔子豚解析:选C

7、。A.“畔”通“叛”,反叛。B.“知”通“智”,聪明。D.“归”通“馈”,馈赠。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之将丧斯文也(将要)天生德于予(道德传统)B.仪封人请见(边界)从者见之(拜见)C.韫椟而藏诸(藏)涅而不缁(染黑)D.孔子时其亡也(时常)好从事而亟失时(屡次)解析:选C。A.将:如果。B.见:xiàn,使得以进见。D.时:通“伺”,伺察。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守死善道B.从者见之C.则修文德以来之D.好从事而亟失时解析:选D。A、B、C均属于使动用法。4.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焉能系

8、而不食君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