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地理 3.2 练习 鲁教版必修1 新课标

2012高中地理 3.2 练习 鲁教版必修1 新课标

ID:29682370

大小:3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2

2012高中地理 3.2 练习 鲁教版必修1 新课标_第1页
2012高中地理 3.2 练习 鲁教版必修1 新课标_第2页
2012高中地理 3.2 练习 鲁教版必修1 新课标_第3页
2012高中地理 3.2 练习 鲁教版必修1 新课标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地理 3.2 练习 鲁教版必修1 新课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练习(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古代诗歌或俗语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据此回答1~2题。1.“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个规律性(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C.地带性D.非地带性答案: A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  )A.能量流动关系B.物质循环关系C.食物链关系D.生态金字塔关系答案: B(2011·烟台高一检测)读下图,完成3~4题。3.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

2、快,积累少D.山区地形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差异性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 从图中可知各个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图中的地理要素特征可知其位于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促使了有机质的分解加快,积累减少,进而形成了贫瘠的红壤,这也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 3.C 4.B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6题。材料一 上升流是近海水域中,离岸风吹动表层海水,使海水离岸而去,下层海水上升补充而产生的。材料二 近年来,每隔几年的圣诞前后

3、,秘鲁附近海域异常增温,温暖的海水“杀死”了大量鱼群,并引起相关环境变化。人们称此现象为“厄尔尼诺”现象。5.下列海域上升流发生最充分的是(  )A.赤道南北的大洋西岸B.赤道南北的大洋东岸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D.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6.“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①使所经过区域的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 ②向秘鲁附近海域的大气输送大量热量 ③扰乱了常规洋流模式,使气候异常 ④使全球降水总量变化,降水异常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 从材料中分析可知,在离岸风的吹动下,表层海水离开,下层海水上升成为上升流,题目中的B项,即在赤道南北的大洋东岸

4、,能受到强烈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作用,容易形成上升流。而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因受下沉气流影响,风力作用不明显。厄尔尼诺具有水温升高的表现,因此应使所经地区气温升高。厄尔尼诺虽使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便是并没有打乱常规洋流模式。答案: 5.B 6.D7.中新网2009年3月12日电 北方地区遭受今年首场大范围沙尘天气袭击,局部地区还有沙尘暴。影响北方的沙尘暴天气逐年增多,其主要是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发生变化造成的(  )A.土壤B.植被C.地貌D.水文解析: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严重的沙尘暴天气,主要是地面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沙地裸露造成的。这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5、用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 B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于多年平均值0.5°C以上,则称为“拉尼娜”现象。读下面的沃克环流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8.在沃克环流中(  )A.甲地为高压B.乙地为低压C.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9.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  )A.秘鲁沿海B.我国南方C.北美南部D.非洲中部解析: 本组题以热力环流切入,隐含了对2008年我国南方雨雪冷冻灾害成因的考查。答案: 8.C 9.B

6、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回答10~11题。10.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C.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减少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11.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土地,地表植被减少,水

7、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 图4时期与图1时期相比,森林植被遭到了破坏,则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要减弱,必然导致丰水期河水流量增加、枯水期流量减少,年内径流量变化加大。该河流上中游地区的植被破坏,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河床升高而汛期水位较高,增大了洪涝的威胁;同时图中显示城市化发展较快,城市化地区由于地面硬化,而雨水下渗困难,地表径流加大,使洪峰出现的时间较早、水位较高,易引起洪涝灾害。华北平原地区湖泊较少,也很少围湖造田;不是草原地区,当然也就不会因为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